鼻中隔穿孔 ( perforation of nasal septum )
别名: 鼻中隔穿孔
解释 收起


    鼻中隔穿孔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在鼻中隔任何部位,包括两侧黏膜、中间的软骨或骨质同时缺损而形成的永久性穿孔。按穿孔原因可分为外伤性(包括医源性)、化学性、感染性、肿瘤性等。Brian(1980)将鼻中隔穿孔直径小于lcm者称为小穿孔;直径在1~2cm者为中穿孔;直径大于2cm者为大穿孔。从总体来看,本病目前已日益减少,但医源性鼻中隔穿孔有增加的趋势。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发生鼻中隔穿孔的原因各异,病史及临床表现也不相同。位于鼻中隔前下部的小穿孔易出血、结痂、呼吸时可发出“吹哨声”,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多见于鼻中隔后部特别是嗅裂区的穿孔。若为鼻中隔大穿孔,鼻干、结痂症状加重,一部分患者可出现鼻塞、头痛、嗅觉障碍、鼻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鞍鼻畸形。
   
    (二)查体要点
    检查可见在鼻中隔任何部位形成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孔而使两侧鼻腔相通。穿孔位于鼻中隔软骨部多见。一般通过前鼻镜即能看清穿孔的位置、大小、形状及周围黏膜的状况。对于位置偏后的穿孔可行鼻内镜检查进行观察。由结核、梅毒等特殊感染引起的穿孔,常伴有臭味的脓痂。穿孔过大,则有鼻黏膜萎缩现象。

    鼻中隔因外伤、手术、特殊感染、长期接触腐蚀性或其他致鼻中隔穿孔的化学物质或药物等原因导致的鼻中隔贯穿两侧鼻腔的永久性穿孔,使两侧鼻腔相通,称鼻中隔穿孔。可为某些疾病的症状或后遗症,症状并不一定明显。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预后评价 展开
12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3 最新进展 展开
14 诊断标准 展开
15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6 诊断依据 展开
17 相关课件 展开
18 相关药品 展开
19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