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 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
别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肥大性幽门狭窄;新生儿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幽门肥大症
解释 收起

概述: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是由于幽门肌肥厚和 水肿引起的输出道梗阻。本病多见于婴儿出生后头6个月内,瑞典的统计报道,每150名男婴中,有1个婴儿患该病;在每750名女婴中有1个患该病。病因尚不清楚。有家族集中的倾向。在成人发生幽门狭窄的患者,其儿童时期也有婴儿形式的肥厚性幽门狭窄,从而显示了1个遗传因素。也有的作者认为肥厚性幽门狭窄是1个获得性病变。     多数人认为是由于先天性发育缺陷,幽门肌间神经丛减少及神经节细胞发育未成熟,致使幽门肌层肥厚。幽门管呈卵圆形增厚,质地似软骨,长2v3cm,直径1.5v2.0cm,肥厚的肌层0.4v0.6cm,几乎堵塞幽门管。主要由肥厚的环肌组成。显微镜下可见增生肥厚的肌层有 水肿和白细胞浸润,黏膜和黏膜下层正常。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吴文溪(南京医科大学)

】描述为:">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是新生儿期幽门肥大增
厚而致的幽门机械性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男女之比为4:1。其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自主神经结构功能异常、血中胃泌素水平增高以及幽门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有关。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3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