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肺结核属成人型肺结核,为已感染过结核病的儿童,在原发病变痊愈一个时期后又发生的活动性肺结核。多为内源性病灶复燃所致。此类病变大多来自原发感染初血行播散遗留的陈旧病灶(常在肺尖部),亦可由原发性肺结核治愈后再次由界感染引起。主要见于10岁以上年长儿童。
1.起病可缓可急。起病较缓者,除结核中毒症状外,可有发热、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起病急者,颇似流感和肺炎的症状。 2.体征 可无阳性体征,若病变较大时,可有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低,有时听到湿啰音。
1.X线检查 一般呈圆形或絮状或团块状阴影,多位于肺上部。有时可见空洞形成或支气管播散性病灶,局部淋巴结不肿大,往往可见已愈的原发性结核的钙化灶。 2.实验室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痰或胃液涂片或培养找到结核杆菌。
1.临床表现具有上述症状、体征。 2.X线检查具有上述表现。 3.结核菌感染的依据患儿可无卡介苗接种史,有结核病接触史,PPD试验阳性,痰液涂片或培养发现结核杆菌。 4.需与各种肺炎、肺脓肿、肺囊肿、肺真菌病、良性和恶性肿瘤等鉴别。
治疗 1.抗结核药物治疗 同原发性肺结核。 2.糖皮质激素 一般仅对病变较广泛、中毒症状较重者,考虑并用。泼尼松1mg/kg,4周后逐渐减量,3~4周结束用药。 3.外科治疗 病变为孤立性结核瘤或慢性空洞时,经内科治疗无效,而且局限时,可考虑外科治疗。
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
结核病 | 肺结核 | 肺炎 | 胸痛 | 发热 | 咳嗽
| 白细胞数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