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真菌病 ( pulmonary mycosis )
别名: 肺真菌病;肺霉菌病
解释 收起

概述:真菌(霉菌)种类很多,在土壤、植物、禽畜中和人体正常 皮肤及黏膜表面都有。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体的 真菌感染很多,个别地区组织胞质菌、球孢子菌的 感染率可高达50%以上,但大多数为亚临床型,在短时间内未被发现即自愈。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感染,抗代谢细胞毒性药物治疗 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的经常应用,特别在数药配合应用(如器官移植后的三联药)情况下,使机体防御功能降低,体内菌群失平衡使原为条件致病菌的真菌侵入人体发病。肺深部 真菌感染往往由于吸入各真菌孢子的尘土。肺部 真菌感染发病率由于前述各种药物的广泛应用,有明显增加,如Hart统计1964v1967年肺部 真菌感染发病率比1960v1963年增加34倍,我国有的尸检报道20年来发病率增长35.7倍。
    真菌种类很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约有5O余种可以对人体致病,其中20余种可以引起全身感染。深部真菌感染以吸人为主要途径,肺部为最容易发病的脏器。该菌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索、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药的广泛应用,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真菌繁殖的机会增多,从而导致肺真菌病的发生。据Hart统计,1964~1967年间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比1960~1963年间增加了4倍。我国有作者统计20余年尸检资料,肺部真菌病的发病率增长了35.7倍,75%以上的真菌感染患者是继发于严重疾病的末期,如白血病、恶性肿瘤、艾滋病、严重感染及器官移植后。常见的肺真菌病有:肺组织胞浆菌病、肺球孢子菌病、肺隐球菌病、肺曲霉菌病、肺念珠菌病、肺毛霉菌病等。肺真菌的感染途径有:
    ①原发性感染:包括内源性感染,即在正常人口腔和上呼吸道寄生的真菌,如放射线菌、念珠菌,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侵入肺部引起感染;外源性感染,即吸入带有真菌孢子的粉尘而致病,如隐球菌、曲霉菌和白霉菌感染等;
    ②继发性感染:由体内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经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至肺,或邻近脏器的真菌感染直接蔓延到肺部。肺真菌侵入肺后产生炎症改变,基本病理变化是凝固性坏死,细胞浸润和化脓,慢性感染可有肺纤维化或肉芽肿形成。肺部真菌可经血液或淋巴途径播散至全身各处,引起相应部位的真菌病。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药品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