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过敏性哮喘 ( fungal asthma )
别名: 真菌过敏性哮喘
解释 收起

概述:临床上对于真菌过敏性 哮喘的认识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1728年John Floyer报道有人在参观酿酒厂时 哮喘突然发作。1924年Von Leeuwen提出在荷兰的 哮喘病人中,发病的原因是由于潮湿。同年在美国,Cadhan报告3例由小麦锈菌诱发的 哮喘,这些发现均是真菌过敏性 哮喘的研究雏形。1928年德国的Hansen医生首次正式证实提出了15%的 哮喘病人对生活环境中收集到的交链孢霉及青霉抗原 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并证实给其中一部分患者吸入交链孢霉或青霉菌孢子可诱发 哮喘发作。1932年Tubs报道一例 哮喘患儿在每次进食发酵食物后发病,提出酵母菌及念珠菌是某些 哮喘病人的发病诱因。1934年Prince等用在病人生活环境中曝皿培养真菌的方法进行观察,发现当真菌生长旺盛时,病人 哮喘症状加重。     真菌是一类种类十分庞大的微生物,据不完全统计,自然界大约有10万多种,土壤、河流、海洋及一切有机质上均有生长。这些微生物在频繁的繁殖过程中,随风将大量的孢子和菌丝碎片释放到空气中,构成了对变态反应性 哮喘患者的严重威胁。真菌的传播主要是靠孢子,当然一些真菌的子实体、菌核和菌丝碎片等也可以传播。传播的方式有多种,包括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人为传播等,其 中风力传播最为重要。真菌虽然不在空气中繁殖,但是它的孢子却大量地随风飘浮到空中。其原因是真菌的孢子数量极大,体积又很小,有些真菌的孢子成熟后又容易与产孢组织分离,因此借风力到处传播。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