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diabetic retinopathy )
别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解释 收起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在眼部的最重要表现,据统计,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35%~51.3%,病程10~l4年者患病率26%,15年及以上者为63%,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几乎都会出现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程度相关,而与发病年龄、性别关系不大。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特征,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已有大量的研究,认为机体在慢性高血糖的状态下,糖基化终末产物大量堆积,多元醇通路和二酰基甘油一蛋白激酶C通路被激活,启动了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并引起多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微血管周细胞死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屏障功能受损。此外,一些免疫和炎症相关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细胞间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依前列醇等也被认为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一个庞大的细胞和体液调节网络,目前还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完整阐明其病因和病理过程。除了长期慢性高血糖外,高血压、高血脂、遗传异质性也是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诊断思路
    病史要点
    最常见的主诉为渐进性视力下降,但早期可无自觉症状,有些病例是由于眼底病变导致视力下降而就诊才发现患有糖尿病的。若新生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的大量玻璃体积血,视力可突然明显下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早期无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黄斑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是DR的基本病理过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包含了糖尿病的各种眼底表现,包括渗出、出血、缺血、增生和牵引等视网膜血管的表现,人为地将其分为非增生和增生性两种类型。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预后评价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最新进展 展开
13 诊断标准 展开
14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5 诊断依据 展开
16 相关课件 展开
17 相关药品 展开
18 相关检查 展开
19 相关症状 展开
20 分型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