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肝外胆管癌发生率近年渐增。
① 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年龄>60岁),男性稍多。 ② 与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胆总管囊肿、胆胰管异常结合和肝吸虫感染等有关。 ③ 多较小(≤2cm,可>5cm)、单发。 ④ 常较早出现梗阻性黄疸(可迅速进展或呈现波动)。 ⑤ 可右上腹痛、不适、体重下降、皮肤瘙痒、畏食、恶心呕吐等。 ⑥ 伴发胆管炎时可寒战、发热。 ⑦ 约半数病例的肿瘤位于上段胆管(左、右肝管和总肝管)癌,致肝内胆管扩张,胆囊不能触及,胆总管常塌陷;胆总管癌时,胆囊扩张,可触及,上段胆管明显扩张。 ⑧ 约半数病例的肝外肿瘤范围,与预后密切相关;对胆囊切除标本,病理诊断应报告分期情况。 ⑩ 预后较差。
(1)肉眼病变: ① 肿瘤直径多≤2cm。 ② 多发于上、中段胆管,晚期可累及全段胆管。 ③ 受累及管壁增厚、僵硬,灰白色。 ④ 分为:息肉型、结节型、硬化狭窄型和弥漫浸润型(有助于指导切除范围和评估预后);实际上除息肉型外,其他三型不易明确区分。 ⑤ 结节型、硬化狭窄型倾向于浸润周围组织而难以切除,弥漫浸润型则倾向于沿胆管长轴呈线状播散。 ⑥ 病程较长者,可继发胆汁性肿瘤细胞形态不一致,核、浆比值增加,核仁明显,浸润间质和神经,腺体围以同心圆状富于细胞的间质。 ⑤ 肝外肿瘤细胞浸润。
病理鉴别诊断 ① 乳头状异型增生和乳头状瘤; ② 异位胰腺等。 2.其他 ① 类癌; ② 囊腺癌; ③ 癌肉瘤; ④ 葡萄状横纹肌肉瘤; 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⑥ 黑色素瘤等。
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
溃疡性结肠炎 | 肝硬化 | 黄疸 | 发热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