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 ( chronic pyelonephritis )
别名: 慢性肾盂肾炎
解释 收起

概述:尽管使用 慢性肾盂肾炎(chronic pyelonephritis)这个名称长期存在争论,但是对于那些可明显区别于许多其他小管间质性疾病的形态学变化来说,仍是一个合理的名称。针对 慢性肾盂肾炎比较混乱的概念,目前,多数学者根据放射学及形态学证据,将 慢性肾盂肾炎这一概念限于那些有明确的肾盂肾盏的 炎症、肾实质的纤维化和肾盂肾盏变形表现的患者,而 感染性菌尿伴有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 尿路梗阻、原发性尿路解剖学异常的患者,被分别诊断为 反流性肾病、 尿路梗阻并 感染、—某种尿路解剖学异常―并 感染等。因此对于临床符合 慢性肾盂肾炎表现的患者,必须首先确定是否应给予 反流性肾病、 尿路梗阻并 感染、—某种尿路解剖学异常―并 感染等诊断,不能仅仅给予 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只有少数经过检查排除反流、 尿路梗阻、原发性尿路解剖学异常的患者,可以给予 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即所谓特发性 慢性肾盂肾炎。在临床上,如果 尿路感染引起了严重的 慢性肾脏病变,常常是由于存在尿道异常或VUR等原发疾病所致。     当前国内外对 慢性肾盂肾炎这一概念有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公认的是广义的 慢性肾盂肾炎包括3类疾病:     1.伴有反流的 慢性肾盂肾炎( 反流性肾病),占过去所诊断的 慢性肾盂肾炎的绝大多数。     2.伴有阻塞的 慢性肾盂肾炎(慢性梗阻性 肾盂肾炎)。     3.特发性 慢性肾盂肾炎,极少见。 在临床上,有反流的 慢性肾盂肾炎不再仅仅被诊断为— 慢性肾盂肾炎―,而被诊断为 反流性肾病。因此,对于过去我们所诊断的 慢性肾盂肾炎,其中大多数应具体诊断为 反流性肾病;无反流的 慢性肾盂肾炎,仍旧诊断为 慢性肾盂肾炎。区别 反流性肾病和一般的 慢性肾盂肾炎的意义,在于其治疗原则的不同。
    慢性肾盂肾炎(chronic pyelonephritis)临床表现复杂,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均可不典型。一半以上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后出现程度不同的低热、间隙性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及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