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1868年Bader曾对虹膜新生血管进行过描述,以后相继有不少作者报告 糖尿病、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患者伴发的虹膜新生血管。由于检查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荧光血管造影的 临床应用,虹膜新生血管的发现不断增多。 虹膜新生血管并非虹膜的原发性疾病,而是继发于许多眼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由于它可以发展成为或者合并有纤维血管膜的形成,以致虹膜 角膜角关闭而发生严重的新生血管 青光眼,眼压往往难以控制,终至患眼失明,甚至因眼球剧痛而摘除眼球。因此,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便十分重要。
临床表现: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临床经过可分为3期: 第1期:即早期,新生血管首先出现于虹膜的近瞳孔缘及房角的某些区域。虹膜表面可见细小弯曲和不规则的红线,在棕色虹膜需仔细检查才能发现。虹膜角膜角检查见房角宽度仍正常。此期持续时间随发病原因不同而异,角膜角亦有较多新生血管,但无或仅有少数区域虹膜周边前粘连。 第3期:虹膜表面普遍被新生血管膜遮蔽;由于纤维血管组织收缩,牵引色素层向前而形成瞳孔缘色素层角膜角广泛周边前粘连,导致眼压急剧升高和新生血管青光眼,显著混合充血。患眼剧痛,视力仅存光感。 虹膜新生血管时患眼常常出现前房积血,其发生率可达25%甚至更高。出血量多少不等,但往往病程迁延难于吸收。除了裂隙灯检查外,还可进行虹膜荧光造影检查。浅色虹膜者用荧光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其虹膜血循环情况。正常情况下,虹膜血管呈放射状规则排列。而虹膜表面的新生血管呈不规则线状或网状,且荧光素迅速大量从新生血管渗漏进前房,也有作虹膜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研究报告,但少用。
实验室检查:眼球病理切片上可见附在萎缩虹膜表面的毛细血管,壁极薄,从虹膜根部长入,至虹膜角膜角网状组织表面。在另一侧,则借纤维结缔组织与瞳孔缘相连,牵引瞳孔缘及虹膜后层的色素上皮向前,是瞳孔缘葡萄膜色素外考的原因。
其他辅助检查:FFA检查可清楚显示其虹膜血循环情况,虹膜表面的新生血管呈不规则线状或网状,可以伴有不同程度的荧光素渗漏。比较明显的虹膜表面的新生血管,裂隙灯检查就可以发现。
【预后】
动脉瘤 | 糖尿病 | 出血
| 虹膜表面形成灰白色肿瘤结节 |虹膜发炎 |虹膜新生血管与纤维血管膜 |眼痛 |自发性球内出血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