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 (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
别名: 原发性SAH
解释 收起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为颅内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人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是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或间接流人蛛网膜下腔的临床急症,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类。国内发病率约为10/10万人,仅次于脑血栓形成与脑出血,约占所有出血性脑血管病的10%,首次发病病死率与复发率均在25%左右。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原发性SAH。SAH占所有脑卒中的5% ~10%,本病来势凶险,死亡率高。最常见病因是颅内动脉瘤,占50% ~85%,而脑血管畸形占第二位,其多见于青年人,90%以上位于小脑幕上。
8或更多。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诊断要点 展开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5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6 诊断标准 展开
7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8 诊断依据 展开
9 相关课件 展开
10 相关药品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