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人:(1)口服给药:用于肠道感染或术前准备,每次80~160mg,每天3~4次。(2)肌内注射:
①一般剂量:每次80mg(8万单位),每天2~3次,间隔8h;或1~1.7mg/kg,每8小时1次;共7~14天。
②单纯性
尿路感染:体重低于60mg,每次3mg/kg,每天1次;体重超过60mg者,每次160mg,每天1次;或每次1.5mg/kg,每12小时1次。(3)静脉滴注:剂量同肌内注射;将每次剂量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200ml中,使药物浓度不超过1g/L(碱基)(相当于0.1%的溶液),在30~60min内缓慢滴入。(4)鞘内或脑室内注射:每次4~8mg,每2~3天1次。将每次剂量(浓度为2g/L)抽入5ml或10ml的无菌针筒内,进行
腰椎穿刺术后,先留取脑脊液标本送实验室检查,再将装有本药的针筒连接腰椎穿刺针,使相当量的脑脊液流入针筒内,边抽边推,然后将针筒内的全部药液于3~5min内缓缓注入,注入时使腰椎穿刺针略向上倾斜,如脑脊液呈脓性而不易流出时,本药也可用生理盐水注射剂稀释。(5)肾功能不全时剂量:给予首次饱和剂量(1~2mg/kg)后,对肾功能不全者所用维持量可按以下方法调整:
①每次剂量不变(1~2mg/kg),延长给药间隔时间。给药间期=患者血肌酐值(mg/100ml)×8;
②给药间期不变(每8小时给药1次),减少维持剂量;维持量可按下式计算:每次剂量=患者体重(kg)×常规用量(mg/kg)/患者血肌酐(mg/100ml)。
③也可根据患者肌酐清除率调整用量:肌酐清除率每分钟>100ml,用成人常用量的100%;肌酐清除率每分钟70~100ml,用成人常用量的85%;肌酐清除率每分钟55~70ml,用成人常用量的65%;肌酐清除率每分钟45~55ml,用成人常用量的55%;肌酐清除率每分钟40~45ml,用成人常用量的50%;肌酐清除率每分钟35~40ml,用成人常用量的40%;肌酐清除率每分钟30~35ml,用成人常用量的35%;肌酐清除率每分钟25~30ml,用成人常用量的30%;肌酐清除率每分钟20~25ml,用成人常用量的25%;肌酐清除率每分钟15~20ml,用成人常用量的20%;肌酐清除率每分钟10~15ml,用成人常用量的15%;肌酐清除率每分钟<10ml,用成人常用量的10%。(6)透析时剂量:血液透析后可根据感染严重程度,按体重补给一次剂量1~1.7mg/kg。
2.儿童:(1)口服给药:用于肠道感染或术前准备,每天10~15mg/kg,分3~4次给药。(2)肌内注射:
①早产儿或1周以内足月产新生儿:每次2.5mg/kg,每12~24小时1次,共7~14天。
②1周以上新生儿或婴儿:每次2.5mg/kg,每12小时1次,共7~14天。
③儿童:每次2~2.5mg/kg,每8小时1次,共7~12天。(3)静脉滴注:剂量同肌内注射;将每次剂量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200ml中,使药物浓度不超过1g/L(碱基)(相当于0.1%的溶液),在30~60min内缓慢滴入。(4)鞘内或脑室内注射:3个月以上婴儿及儿童每次1~2mg,每2~3天1次。(5)透析时剂量:血液透析后可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小儿(3个月以上)按体重补给一次剂量2~2.5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