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败血症常引起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衰竭 体内缩血管物质(如某些细胞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内皮素及腺苷等)反应性增加,由此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肾血流量减少是
败血症并发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也有非血流动力学的因素,如细菌随血液迁徙至肾脏引起肾
感染,在
败血症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活检发现,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腔内有微小
脓肿。
3.
败血症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约占7.1%,其中由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占69%,大多都发生
急性肾功能衰竭(68.5%)。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
败血症多不发生该综合征,但并发多器官衰竭的比例(40%)与革兰阳性细菌
败血症(45.7%)相近;说明该综合征只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因素之一。
4.细胞因子的作用 Mariano等人发现
败血症并发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和尿中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的水平升高,其与肾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与肾功能受损有关的
其他细胞因子(如TNF IL-1,IL-6,IL-8)相关,说明PAF可能参与介导了
败血症时的
中毒性休克和肾功能损害。近发现
肿瘤坏死因子-Ω和革兰阴性菌释放的内毒素,细胞膜中一种脂多糖(LPS),能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凋亡。
【病因】
病因:人体的防御系统一般均能将进入血液循环的致病菌迅速消灭,不致引起
败血症。但在致病菌数量过多、繁殖过快、毒力强大,超过了身体的抵抗力或者在身体抵抗力减低,如年耉体衰、婴儿幼童、长期消耗性疾病、
营养不良、
贫血等时,致病菌才容易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
败血症和脓血症。
局部感染病灶处理不当,如
脓肿不及时引流,伤口清创不彻底,留有异物或无效腔,亦可引起此种全身性
感染。至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癌药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等,能削弱正常的防御功能;广谱抗生素能改变原有的细菌共生状态,使某些非致病菌过分生长繁殖,亦同样是利于
败血症发生的因素。在
败血症和脓血症中,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随致病菌的种类、病程和原发
感染灶的情况而异。因毒素的作用,心、肝、肾等有混浊
肿胀、灶性坏死和脂肪
变性;肺泡内
出血和
肺水肿,甚至肺泡内出现透明膜;毛细血管受损引起
出血点和皮疹。致病菌本身可特别集中于某些组织,造成脑膜炎、心内膜炎、
肺炎、肝
脓肿、
关节炎等。网状内皮系统和骨髓反应性增生,致脾肿大和周围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增多。
感染严重而病程较长的病人,肺、肾、
皮下组织和
肌肉等可发生转移性
脓肿或血管
感染性栓塞。人体代谢的严重紊乱又能引起水、电解质代谢失调、酸
中毒和氮质血症等。微循环受到影响,则导致
感染性休克。
败血症相关肾功能损害的发生也是多因素的,如内毒血症、肾低灌流量、肾毒性物质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