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 ( hyperopia )
别名: 远视;far sight;farsightedness;long sight;longsightedness;long-sightedness;潜伏性远视;隐性远视
解释 收起


    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即自5m外的光线(类似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称之为远视眼。常见于眼球的屈光力不足或眼轴长度不足。
    在人的一生中,屈光系统要经历一个发育过程。其规律是从儿童时期的远视眼,逐渐过渡到成年期的正视眼。因此,普遍存在的远视是成年前的正常屈光状态。仅当远视屈光度超过相应年龄的生理值,或有相应的视觉功能障碍时,方可视之为一类屈光不正一病理性远视。
    远视按解剖特点分轴性远视和屈光性远视;按远视程度分为低度(<+3.00D)、中度(+3.O0~+5.00D)、高度(>+5.00D)远视眼。调节状态对于远视患者相当重要。远视根据调节的状态可以划分为:
    1.隐性远视
    睫状肌麻痹验光才会发现的远视,这部分远视被调节所掩盖。睫状肌麻痹剂的使用可以暴露出这部分的远视。
    2.显性远视
    无睫状肌麻痹验光就表现出来的远视。为矫正至正视状态的最大正镜的度数。
   3.全远视
    指总的远视量,即显性远视与隐性远视的总和。是睫状肌麻痹状态下所能接受的最大正镜的度数。
    4.绝对性远视指调节所无法代偿的远视,即超出调节幅度范围的远视,只能通过镜片矫正。为常规验光矫止至正视的最小正镜的度数。
    5.随意性
    远视为自身调节所掩盖的远视,但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被发现的远视。即显性远视与绝对远视之差值。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视疲劳是远视患者的主要自觉症状。因为远视患者视远视近均需调节,致使长时间眼调节处于紧张状态,从而表现为调节性视疲劳,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胀痛,甚至恶心、呕吐,尤其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更为明显,稍事休息症状减轻或消失。远视患者使用过多的调节必然伴随过多的集合,因而产生调节性内斜视,远视度数较高的眼呈内斜位;远视患者常伴有慢性结膜炎、睑缘炎或睑腺炎。远视的儿童还可表现为相关的阅读能力下降、智力低下、学习成绩差以及视觉认知技巧发展的延缓。
   
    (二)眼部检查
    1.视力检查
    “远视”的视力情况比较复杂,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看远处清晰、看近处模糊,而是因为患者在看远时所需要付出的调节量较小,主观感觉上较看近时更舒适所致。远视患者通常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使外界平行光焦点前移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较清晰的远距离视力。也可以通过正镜片矫正来看清远处物体;视近时则需付出更大的调节量或予以更大度数的正镜片矫正。因此,调节放松且未矫正远视眼远近都看不清。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除非高度远视,一般远视患者不会出现视远模糊。随年龄增长,其调节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无法代偿看清远距离视物所需的调节量时,他们才表现出视远处模糊。根据患者调节能力的不同,远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近视力,同时影响其远视力,但一般典型表现为近视力的下降。
    2.裂隙灯检查
    远视患者眼球各部分均较小,而晶状体大小基本正常,同时睫状肌多处紧张收缩(多肥大增厚)状态,促使晶状体变厚,而将虹膜前推,前房因此变窄,为远视眼易诱发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病理解剖学基础。
    3.眼底检查
    高度远视眼视盘较小,色红、边缘不清、稍隆起,类似视盘炎或水肿,但矫正视力正常或与以往相比无变化,视野无改变,称为假性视盘炎。高度远视眼黄斑可发育异常,中心凹甚至缺如,造成视力低常及难以矫正。视盘下方可能有先天性缺损,形如新月弧形斑。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预后评价 展开
12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3 最新进展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药品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