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掌握用药适应症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作造影检查,如原有肾功能不全者、耉年人、脱水、
糖尿病、
多发性骨髓瘤及高尿酸血症等患者。在用B超等检查后尚不能明确诊断而必须作造影检查时,严格掌握指征,则应在造影前补充盐水,纠正脱水、低
血压、电解质紊乱后再作造影检查。
2.避免在短期内重复造影 在第一次造影后3个月内不宜再次造影,避免造影剂引起的肾损害。
3.造影后水化治疗及碱化尿液 在应用大剂量造影剂时,为避免或减轻其肾毒性,可用20%
甘露醇250v500ml及
呋塞米(速尿)40v100mg静脉滴注,于造影前1h开始应用,可增加肾组织的灌注,降低血黏度,增加
肾血流量,加强利尿,促进造影剂的排泄。造影结束后鼓励患者多饮水,用5%
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s)250ml静脉滴注以碱化尿液,增加尿酸盐排泄。
4.改换造影剂种类 对于有高危因素或碘过敏的患者应选用不含碘的造影剂(如碘普胺),或选用非离子性、低渗性造影剂,可降低其肾毒性。
5.积极治疗急性肾衰 一旦发生少尿型
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扩容、利尿等仍无效者,应紧急透析治疗并按急性肾衰处理。
6.其他
(1)钙通道阻滞药:在狗的实验中证实,钙通道阻滞药能抑制造影剂所致的肾内血管收缩。钙拮抗药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的内流防止肾缺血,并能阻断肾血管收缩、防止肾小管细胞死亡。
(2)血管扩张剂:
①房钠肽(ANP):对CAN具预防作用,可阻断造影剂所致的肾血流和GFR降低。在主动脉内ANP能减轻造影剂所致的肌酐清除率及
肾血流量的降低。
②
腺苷拮抗剂:在一组40例
血清肌酐?160µmol/L患者接受造影剂后,应用
腺苷拮抗剂组Ccr下降21%±4%,而安慰剂组Ccr下降39%±5%(
P<0.05),认为其对造影剂引起的肾内血管收缩具一定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