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组成的一组原发性
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发展缓慢,症状可轻可重,多有一个无症状尿检异常期,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
水肿、蛋白尿、镜下
血尿,可伴
高血压和(或)氮质血症,及进行性加重的肾功能损害。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慢性肾炎, 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 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 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慢性间质性肾炎(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CIN), 又称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是一组以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肾脏病。
慢性间质性肾炎(CIN)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轻度蛋白尿、肾小管功能障碍、慢性肾衰竭,病理以慢性肾间质炎症、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肾脏病,相应的肾小球和血管结构病变轻微,又称为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根据病因,CIN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CIN指至少在发病早期,肾小球或肾血管未参与对肾小管和肾间质的损伤,继发性CIN指致病因素首先影响肾小球或肾血管,进而引起小管一间质损伤。约10%的原发性CIN病因不明,可能与EB病毒介导有关,称为特发性CIN(Goldman,2004)。CIN发病率缺乏资料,约占全部终末期肾脏病的15%~30%。在我国,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CIN最常见的原因(郑法雷等,2004)。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1.CIN起病缓慢,常以原发病表现为主,常见病因见表26-1(Brenner BM,2004)。
2.慢性肾衰竭的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倦、乏力、恶心或睡眠障碍、贫血等。约50%的CIN患者有高血压,GFR低于15ml/min时高血压可持续存在。
3.肾小管功能障碍 肾小管损伤可导致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夜尿增多,尿渗压下降,烦渴、多饮、多尿,部分患者还因失盐出现脱水。
4.在止痛剂肾病或伴有急性肾盂肾炎发作的CIN,可有肾乳头坏死,出现高热,寒战,肉眼血尿。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病情呈进行性但较缓慢的一组肾小球疾病。CGN在儿童较少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平均起病6年左右发生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