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已过,秋季来临,这时候往往是慢性胃病的高发季节。长夏之时湿气太盛,入秋之后,人们的脾胃功能尚未恢复,加之昼夜温差较大,易导致慢性胃病复发。那么,慢性胃炎患者应该如何调节饮食呢?不推荐食用粗粮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多吃点粗粮对身体好”的说法。没错,吃粗粮有很多好处,比如增加肠蠕动、促进消化等,但是粗粮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粗糙,因此并不推荐慢性胃炎患者过多食用粗粮。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如红斑、糜烂、出血、水肿、渗出等,因此需要减少刺激因素,保护胃黏膜。粗粮质地较硬,不易消化,所含的较多膳食纤维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所以慢性胃炎患者要限制粗粮的摄入。...
作者: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食品科技协会高级会员,北京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为烹调加工对食物营养健康价值的影响、营养食品和营养食谱的设计开发、健康因素对食品选择的影响等,主编、参编教材11本,发表论文116篇。本文摘自范志红老师新书:《范志红:我的健康家常菜》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发布关于杂粮的好处,前面已经说了不少了。不过,很多人还是不习惯杂粮煮饭的咀嚼感,而是更喜欢把杂粮煮成粥。和白米粥相比,杂粮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它含有多种保健成分,它有白米粥无法企及的丰富口感和味道,它更加“扛饿”, 也就是饱腹感更强。一大碗白米粥,当时喝了觉得挺饱,但却只能支撑1~2小时。而一大碗红豆八宝粥,却可以让你4小时精神抖擞。 ...
小肠曾是消化内镜诊疗的盲区,间接成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而传统小肠镜检查耗时费力,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胶囊内镜的问世为小肠乃至整个消化道部位的疾病诊治带来革命性变化。自1999年人类吞下第1颗胶囊内镜已有20余年。2000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胶囊内镜可应用于临床。胶囊内镜是小肠疾病的一线检查方式,在小肠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病变部位的判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无痛、无创、非侵入的特点受到患者和临床医师的广泛青睐,其适应证也在各项临床研究中不断完善。自诞生至今,胶囊内镜在视野清晰度、电池续航力、拍摄频率和阅片适配软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