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瓣闭锁 ( tricuspid atresia )
别名: 三尖瓣闭锁
解释 收起

概述:1987年,Kreysig首先清楚地描述了心脏三尖瓣闭锁的解剖特征,即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缺乏直接的交通。1861年,Schuberg第一次应用三尖瓣闭锁(tricuspia atresia)这一术语来描述这种畸形。尽管在19世纪英文文献中报道过几个病例,直到1917年,Hess才在文献中正式采用三尖瓣闭锁这一术语。1906年,Kuhen报道了三尖瓣闭锁病人大动脉可以为正常或转位。
    三尖瓣闭锁(tricuspid atresia,TA)是指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没有血流通道,原房室瓣膜处仅有肌性膜样凹陷残迹。绝大多数右室与正常的右房相连接。左、右心室之间通过室间隔缺损相沟通。
【解剖学基础】
    由于三尖瓣未发育,只有二尖瓣一组房室瓣连接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左、右心房经房间隔缺损交通,右心室通常发育较小,通常为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即右心房、右心室位于右侧)。大动脉与心室的连接关系正常或转位(即右心室连接于主动脉、左心室连接于肺动脉)。多数合并肺动脉瓣或瓣下狭窄,合并的其他心脏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永存左上腔静脉、室间隔缺损等。
根据大动脉的关系,本病分为三型:
1
    Ⅰ型心室与大动脉连接关系正常,占多数。
2
    Ⅱ型 主动脉从右心室发出,肺动脉从左心室发出,即大动脉右转位。
3
    Ⅲ型 主动脉位于左前方,肺动脉位于右后方。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15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