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
风湿性三尖瓣狭窄多与二尖瓣病变、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并存。风湿性三尖瓣狭窄的病理改变通常比左侧心瓣膜轻,表现为瓣叶增厚、腱索增粗及缩短、交界融合,钙化少见。三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改变取决于三尖瓣狭窄的程度。当狭窄严重时,右心房代偿性肥大,反应性收缩力增强,右心房压和静脉压随之升高,心排出量降低,肺动脉压力并不升高。三尖瓣狭窄与二尖瓣狭窄的血流动力学相互影响,二尖瓣狭窄所引起的肺淤血、咯血和肺部改变,受到三尖瓣狭窄的限制而减轻。
【病原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病理解剖 风湿性三尖瓣狭窄的病理变化与
二尖瓣狭窄相似,可见瓣叶增厚、瓣缘粘连,腱索增粗缩短,形成一隔膜样孔隙。
三尖瓣狭窄较多见于女性,可合并
三尖瓣关闭不全或其他任何瓣膜损害同时存在。右心房明显扩大,心房壁增厚,也可出现肝、
脾大等严重内脏淤血现象。
2.病理生理 正常三尖瓣口房、室的压力阶差较小,当三尖瓣狭窄时房、室的压力阶差>0.67kPa(5mmHg),即可出现体循环淤血。由于腔静脉系统容量大、阻力小,对右心房压力升高具有相当大的缓冲作用,所以右心房淤血所产生的压力升高,一般很少超过2.0kPa(15mmHg)。但是长期三尖瓣狭窄可使右心房扩大和压力增高,引起腔静脉回流障碍,进一步导致体静脉压增高,如颈静脉怒张、
肝肿大和下肢
水肿。另方面由于右心室舒张期充盈量不足,使右心室心排血量减低,因而可使肺淤血程度减轻。故三尖瓣狭窄对伴有
二尖瓣狭窄患者的肺血管床具有一种保护作用。若为单纯三尖瓣狭窄,则由于肺循环血量减少,回流至左心房、左心室血量亦减少,可使左心排血量降低。
【病因】
病因:风湿性三尖瓣狭窄,系
风湿热后遗症。风湿性三尖瓣狭窄的病理变化同
二尖瓣狭窄。主要是瓣叶交界处的融合、瓣叶边缘增厚和腱索增粗、缩短等,致使三尖瓣口面积缩小。
三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风湿性,其他原因尚有
三尖瓣关闭不全并存,单纯三尖瓣狭窄非常少见。
最常见病因为风心病。病理改变与
二尖瓣狭窄相似,但损害较轻。三尖瓣狭窄(tri-cuspid stenosis)单独存在者极少见, 常伴关闭不全、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损害。尸检风心病的15%有三尖瓣狭窄,但临床诊断者仅5%。女性多见,其他罕见病因有先天性
水肿。
② 右心室心排出量减少,不随运动而增加,右心室容量正常或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