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 herps simplex virus )
别名: 口腔单纯疱疹
解释 收起


    口腔黏膜的单纯疱疹病毒(herp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可以造成口腔黏膜的损害,称为口腔黏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口腔单纯疱疹。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般是原发性疱疹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成人疱疹病毒感染多为复发性疱疹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唇疱疹。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率较高,约为33% 以上,无明显年龄差别。近年来,多种原因增高了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发病率,例如,放疗和化疗、器官移植、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及人体因为感冒、发热、疲劳等所致抵抗力下降等。
    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球形病毒,由核心、核衣壳和包膜三层结构组成。核心是含有病毒遗传信息的双链DNA,呈二十面体。核衣壳由蛋白质组成。包膜上富含糖蛋白和脂蛋白,有
    Ⅵ 、gB、gC、gD、gE、gI抗原成分。HSV的亚型包括HSV-1和HSV-2两型,差异在于生物学特性、抗原性、致病部位、特异性酶和核酸序列。HSV以三种形式感染宿主:增殖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和整合性感染。HSV的传染源是病人及带菌者,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HSV吸附于传染的细胞之上,随后病毒融合、脱壳、入核、复制与转录,形成了大量病毒DNA。急性发作时宿主细胞被急剧破坏。HSV也可长期潜伏,在全身因素或局部外伤等因素诱发下复发。潜伏部位在三叉神经感觉神经节及龈沟上皮细胞。原发病损HSV进入三叉神经上颌支及下颌支的感觉神经,沿神经鞘至三叉神经节细胞或星形神经胶质潜伏,复发时病毒激活,沿轴索下行至感觉神经末梢,散布于上皮细胞并造成侵害,导致局部疱疹的发生。
    宿主抗HSV感染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是患者在感染一周后出现中和抗体,中和抗体的作用可消除病毒血症、限制病程,但不能消除潜伏病毒和阻止复发,因此,抗体不具有保护性。此病在6个月至2岁幼儿中多发。细胞免疫包括NK细胞、朗汉斯细胞、干扰素等均与HSV感染有关。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可破坏受感染的宿主细胞,进而消除病毒,但仍无法作用于非活跃性病毒。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最新进展 展开
13 诊断依据 展开
14 相关课件 展开
15 相关药品 展开
16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