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eoides Linnaeus,1758)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Aseariasis)。
临床要点 ①蛔虫幼虫随血液循环移行经过肺时引起肺蛔虫症,表现为发热、咳嗽、 哮喘、血痰和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肺部 X线呈现游走性浸润性病灶。 ②成虫寄生于小肠, 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虫体多时引起消化道症状、营养不良,蛔虫团可致肠梗阻。 ③由于 蛔虫的钻孑 L 习性,易并发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等急腹症;偶可钻人肝、肺、 肺动脉、心包等处引起严重并发症。 ④重症肝蛔虫病可继发膈下脓肿、肺脓肿、脓胸和肾周 围脓肿等,甚至继发肺出血性梗死。
病理变化 1 .蛔蚴肉芽肿 ①蛔蚴周围肺出血,出血、坏死和继发感染。
病理鉴别诊断 其他寄生虫性肉芽肿。
自患者粪便中检查出虫卵,即可确诊。对粪便中查不到虫卵,而临床表现疑似蛔虫病者,可用驱虫治疗性诊断。根据患者排出虫体的形态进行鉴别。疑为肺蛔症或蛔虫幼虫引起的过敏性肺炎的患者。可检查痰中蛔蚴确诊。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标准经过治疗,经3—4个月后检查粪便无虫卵即为治愈。
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
蛔虫病 | 肺炎 | 出血 | 发热 | 咳嗽
| 羟氯喹 |阿维A |曲安西龙 |
| 尿素氮 |
| 肠壁坏死 |胆道蛔虫症 |灰白大便 |蛔虫感染 |肛门瘙痒 |食欲异常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痰中或可找到蛔蚴或虫卵 |突发性右上腹绞痛 |小儿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眼白蓝灰色或黑色斑点 |眼球斑点 |夜间磨牙 |易哭 |右上腹持续性剧痛并向右肩部放射 |指甲尖有缺痕 |指甲类似云母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