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海绵窦瘘 (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 )
别名: 颈动脉海绵窦瘘
解释 收起

概述:颈动脉与海绵窦的直接交通即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眼科综合征。由于特殊的解剖原因,海绵窦区是全身发生 动静脉瘘最多的部位。80%以上的患者首先发生眼部症状和体征,如 眼球突出、充血、 眼球运动障碍等而就诊于眼科医师。有时因经验不足而误诊为 炎性假瘤、 甲状腺相关眼病、 结膜炎、 巩膜炎等,延误治疗,应特别引起眼科医生的注意。颈动脉海绵窦瘘是一般的名称,颈总动脉的任何分支,包括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出的细小血管,与海绵窦的直接或间接交通都可称为颈动脉海绵窦瘘。对于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分类至少可从3个角度进行:
    ①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多因头部创伤,如车祸、坠落、打击等引起,流行病学家常采用这一分类法;
    ②按解剖分类,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海绵窦瘘,神经外科医生从治疗考虑采用此种分类;
    ③眼科医生则按照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高流量颈动脉海绵窦瘘(high flow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和低流量颈动脉海绵窦瘘(low flow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颈外动脉分支进入颅内,形成脑膜动脉;颈内动脉在海绵窦内也发出硬脑膜支,这些硬脑膜支与海绵窦的直、间接交通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统称硬脑膜海绵窦瘘(dural-cavernous fistula,DCF)。通常高流瘘为外伤所造成的颈内动脉主干与海绵窦的直接交通,而低流瘘则多为自发的、硬脑膜动脉与海绵窦的小瘘口直接或间接交通。但这种分法并不总是一致的。如颈内动脉主干自发破裂引起高流瘘,脑膜动脉与海绵窦的直接沟通,如流量较大,血管内压力较高,也可表现为高流瘘的临床症状,但这些情况比较少见。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多因头部外伤引起,常合并颅底骨折;少数继发于硬脑膜动静脉畸形(du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或破裂的海绵窦动脉瘤。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3 相关课件 展开
14 相关药品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