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静脉畸形肢体肥大综合征 ( 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 )
别名: 先天性静脉畸形肢体肥大综合征;Noerus Variguex Ostehypertraphigue;静脉曲张性骨肥大血管痣;先天性静脉畸形肢体肥大综合症
解释 收起

概述:先天性静脉畸形肢体肥大综合征(Klippel-Trénaunay syndrome,KTS)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血管 发育异常疾病。临床以深部和(或)浅部静脉 发育畸形, 皮肤 血管瘤(痣),骨骼和软组织过度生长等三联征为特征。少数病例可伴有肢体软组织 海绵状血管瘤和内脏器官的 血管瘤,个别患者可并发动脉病变。     1900年,法国医生Klippel和Trénaunay首先报道并列为一种独立疾病,命名为 静脉曲张性骨肥大血管痣(Noerus Variguex Ostehypertraphigue), 1907年,Parkers Weber又报道另一种下肢先天性疾病,除上述特有的三联征外,还存在 先天性动静脉瘘,被称为Parkers Weber综合征(PWS)。限于当时的诊断水平,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KTS和PWS被认为是同一疾患,甚至称为Klippel-Trénaunay-Parkers Weber综合征。20世纪60年代以后,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各家的认识渐趋一致,确认KTS和PWS属2种不同性质的病变范畴,在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改变,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都截然不同。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