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确诊后宜立即手术,因流出的囊液可引起盆腔粘连、不育或异位内膜的再次播散和种植。
2.年轻未生育者在吸引和彻底冲洗吸引溢入盆腔内的囊液后,做囊肿剥出术,尽量保存正常卵巢组织,对维持卵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有助,对日后增加孕育机会也有助。
3.双侧卵巢受累,原则上也尽量做囊肿剥出术,若囊肿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强行剥出易损伤脏器时,则可用无水
酒精涂在囊腔内,使囊腔内上皮层坏死,以免日后复发,术后仍宜用药物治疗。
4.对年龄较大且已有子女对侧卵巢正常、子宫无受累者为避免日后复发,也可考虑作患侧附件切除。
5.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者手术时宜彻底清洗腹腔,尽量切除病灶,松解粘连,术后关腹前,腹腔内放入
庆大霉素8万U,
地塞米松5mg,
玻璃酸酶(
透明质酸酶)1000U,生理盐水250ml,以防术后粘连。
6.术后一般仍宜服用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以防止肉眼未能检出的病灶或囊液污染腹腔引起新的播散和种植病灶的产生。
7.药物治疗
(1)高效孕激素:单纯高效孕激素治疗可抑制
子宫内膜增生,使异位的宫内膜萎缩,患者出现停经。一般采用甲羟
孕酮(甲
孕酮)、炔诺
孕酮(18-甲基
炔诺酮)等。治疗期间如出现突破性阴道
出血,可加少量
雌激素,如
炔雌醇0.03mg/d或结合
雌激素(倍美力)0.625mg/d。治疗后的妊娠率与假孕疗法相当,但副反应较轻,患者多能坚持治疗。
(2)
达那唑(Danazol):是一种人工合成的17Ω-乙炔
睾酮的衍生物,具有轻度雄激素活性。它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以抑制卵泡的发育,使血浆
雌激素水平降低;同时,它还可能与
雌激素受体结合,导致子宫内膜和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患者出现
闭经,因而又称此种治疗为假绝经疗法。体外实验证明
达那唑可抑制
淋巴细胞增生和自身抗体的产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推测
达那唑还可能通过净化盆腔内环境,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等而提高受孕能力。常用剂量为400v600mg/d,分2v3次口服,于月经期第1天开始服药,连续6个月。症状缓解率达90%v100%,停药1v2个月内可恢复排卵。治疗后的妊娠率为30%v50%。若1年内未妊娠,其复发率为23%v30%。
达那唑的不良反应,除可出现痤疮,
乳房变小、毛发增多,声调低沉及体重增加等轻度男性化表现外,少数可致
肝脏损害,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故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一般在停药2v3周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
(3)
孕三烯酮(18-甲基三稀
炔诺酮):为19-去甲
睾酮的衍生物,作用机制与
达那唑相似,但雄激素作用较弱。由于它在体内的半衰期较长,故不必每天服药。通常从月经期第1天开始服药,每次服2.5mg,每周服2次。治疗后的妊娠率与
达那唑相近,但不良反应较轻,较少出现
肝脏损害,停药后的复发率亦较高。有人报道停药1年的复发率为25%。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动剂(GnRH-a):是人工合成的10肽类化合物,其作用与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相同,但其活性比GnRH强50v100倍。持续给予GnRH-a后,垂体的GnRH受体将被耗尽而呈现降调作用,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卵巢功能明显受抑制而
闭经。体内
雌激素水平极低,故一般称之为—药物性卵巢切除―。
GnRH-a有皮下注射和鼻腔喷雾两种剂型,GnRH-a
乙酰胺喷雾剂为每次200v400µg,3次/d;皮下注射剂有每天注射和每月注射1次者,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每月1次,如戈舍端林长效制剂(又名诺雷德),它是一种可生物降解,持续释放的GnRH-a,每针含GnRH-a 3.6mg,于月经期第1天腹壁皮下注射第1针,以后每4周注射1次,一般连续注射6次。大多数患者于开始治疗的8周内停经,末次注射后的2v3个月内月经复溯。GnRH-a治疗的不良反应为低
雌激素血症引起的潮热、出汗、外阴及阴道干涩、性欲减退和骨质丢失,长期用药可致
骨质疏松。为预防低
雌激素血症和
骨质疏松,可采用反加疗法,即在GnRH-a治疗期间,加小量
雌激素。有报道血浆E
2水平控制在110.1pmol/Lv165.2pmol/L,既可防止
骨质疏松,又不致影响GnRH-a的疗效。通常在给GnRH-a 2v3次后,应加
孕三烯酮(倍美力)0.3v0.625mg/d及甲羟
孕酮(安宫
黄体酮)2mg/d,或服
替勃龙(7-甲
炔诺酮,利维爱),2.5mg/d。GnRH-a的疗效优于
达那唑,且无男性化和
肝脏损害,故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