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病毒唑):10v15mg/(kg·d),口服、静注或静滴。
聚肌胞:新生儿0.05v0.075mg/次,1个月婴儿0.075v0.1mg/次,3v6个月婴儿0.1v0.3mg/次,1岁0.2v0.4mg/次,2v4岁0.25v0.6mg/次,5v8岁0.25v0.8mg/次,9岁以上0.5v1.5mg/次,隔天1次,肌内注射。
左旋咪唑:1v1.5mg/(kg·d),分2v3次口服。
下面重点介绍近年临床实践中所得体会:
1.抗病毒药物尚待大力研究 以
利巴韦林(
三氮唑核苷)治疗腺病毒
肺炎,滴鼻效果不明显;改用静脉和(或)肌注,在早期病例较对照组为优,晚期病例则效果不明显(北京儿童医院与医科院药物研究所,1978v1980);雾化吸入治疗的研究有待进行。
2.防治继发
感染 注意继发细菌
感染的防治。如初步断定有继发
感染即应积极治疗,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用新型
青霉素、先锋霉素等;大肠埃希杆菌用
氨苄西林(氨基苄
青霉素)等治疗。
6.输氧及输液 正确输氧及输液,如处理恰当,能帮助病儿度过极期。
7.
肾上腺皮质激素 曾试用于早期病人,未见疗效;但遇明显呼吸道梗阻、严重中毒症状(
惊厥、
昏迷、
休克、40?以上的持续高热等)则宜静脉应用暂短的激素疗法。
9.中医疗法 对腺病毒
肺炎的治疗,早期以宣肺清热解毒为主,中期加用涤痰豁痰,重症极期扶正救逆。具体归纳为八法及病后调理一项。
(1)解表法:风热犯肺以桑菊饮套葱豉汤加减,若热甚则合银翘散加减;风寒袭肺,以杏苏散和葱豉汤加减;暑邪,以香蔫饮加减。
(2)表里双解法:表寒里热以麻杏石甘汤加味;外寒内热,用小青龙加
石膏汤,若内饮不重,咽间有痰,作水鸣声,舌淡或微红,脉浮数,治以射干麻黄汤;表陷里寒,治宜桂枝厚朴杏仁汤;表陷里热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表陷结胸用小陷胸汤套瓜蒌薤白汤加减。
(3)通阳利湿法:湿邪以千金苇茎汤加味;若湿热闭肺,神昏,身有白痦则以薏苡竹叶散治之。
(4)清热养阴法:气虚热闭乃以西洋参3g扶正,用牛黄散5g匀分五次服;若正虚入营,则以清营解毒之剂,佐以宣闭;余热未尽,以竹叶
石膏汤加减;暑伤肺气,仿王氏清暑宜气法加减。
(5)降气豁痰法:气逆而喘,宜苏子降气汤加减;肝气上逆,宜旋覆代赭石汤加味。
(6)扶正开闭法:病久,肺气已虚,邪闭尚甚,宜用玉竹、
远志:粳米、大枣、诃子,朴益肺气以扶正;若肺闭甚,可佐焦麻黄少许,并选用杏仁、生
石膏、
桔梗、葱白之类,攻补兼施以开闭。
(7)固阴降逆法:火逆而喘,宜麦门冬汤加减;气液两伤,宜生麦散加味;阴液枯竭,宜三甲复脉汤加味;久病伤阴,宜大小定风珠加减。
(8)回阳救逆法:用参附汤或姜附汤加味频频饮之。此外病后调理:脾胃不调。以二陈汤加味;脾胃不调虚满者,治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
人参汤;病后虚烦,治以栀子豉汤;中虚气陷,用
补中益气汤加减。
10.其他 对有
发热、
呼吸衰竭、DIC、脑
水肿、脱水的患儿采取相对应的对症措施。继发性细菌、真菌
感染者选用敏感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