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制:
1.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贫血 引起本病的基因异常多数是基因缺失,Ω基因缺失数目多少与Ω珠蛋白链缺乏程度及临床表现严重性平行。但少数患者并无Ω基因缺失,而是由于Ω基因发生点突变或数个碱基缺失,影响了RNA加工、mRNA考译或导致合成的Ω珠蛋白链不稳定,最终引起Ω珠蛋白链缺乏。当Ω珠蛋白链缺乏时,没有足够的Ω珠蛋白链与?链配对形成HbA,剩余的?链形成HbH(?
4),而?亲氧力过高,不宜运输氧,且不稳定,发生沉淀,形成包涵体,引起溶血。当Ω链完全缺如时,胎儿期无HbF(Ω
2γ
2)形成,仅有Hb Barts(γ
4),而γ
4有极高亲氧力,不能向组织释放足够氧,以致胎儿缺氧而死。
胎儿
水肿综合征:胎儿父母均为正常Ω基因和Ω
0基因的杂合子,即父母双方均为(--/ΩΩ),胎儿不幸继承了父母双方的Ω
0基因,即4个Ω基因均缺失,无Ω链生成。正常胎儿HbF(Ω
2γ
2)缺如,而γ链自行聚合形成Hb Barts(γ
4)。Hb Barts的氧亲和力高,向组织释放氧很少,导致胎儿窒息死亡。本病胎儿大多在妊娠30v40周时成为
死胎而
流产。或
早产后数小时而死亡。
血红蛋白H病:患者父母中一方是Ω
0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贫血性状(--/ΩΩ),另一方是Ω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贫血性状(ΩΩ/-Ω),患者自父母双方继承了异常Ω基因(-/-Ω)导致了血红蛋白H病。本病患者仅能生成少量Ω珠蛋白链,Ω/?链合成比例约为0.3(正常比例应为1.0)。由于Ω链不足,无Ω链配对的?链自行聚合成?
4四聚体,即HbH。HbH不仅氧亲和力高,向组织释放氧少,而且不稳定,易在红细胞内发生沉淀形成HbH包涵体,导致红细胞在脾内破坏。
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贫血 本病的分子病理相当复杂,已知有50种以上的?基因突变可导致本病。这些基因突变大致可划分为5类:
①基因片段缺失,导致?链合成缺如;
②转录突变,单一碱基的点突变发生在?基因转录调控区内,降低?基因的转录,导致?链合成不足;
③加工突变,即点突变发生在影响mRNA加工形成的区域,导致?链合成缺如或不足;
④终止密码突变,点突变发生在考译终止密码上,形成异常mRNA,导致?链合成缺如;
⑤移码突变,一个或数个(非3个或3的倍数)碱基的缺失或插入,使?基因碱基排列发生框架移位,导致?链合成缺如。由于?链的不足或缺失,未能与?链配对的Ω链是不稳定的,会发生沉淀,在红细胞内形成Ω链包涵体,导致红细胞在骨髓内或脾脏内破坏。本病的HbA(Ω
2?
2)减少而HbF(Ω
2γ
2)、HbA
2(Ω
2?
2)增多。HbF增多的机制可能是会HbF的红细胞(称F细胞)寿命较长缘故,HbA
2增多的机制一是HbA相对减少,二是?基因突变使相邻的?基因表达增高缘故。
【病因】
病因:
1.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能超群
贫血 正常人自父母双方各继承2个Ω珠蛋白基因(ΩΩ/ΩΩ),合成足够的Ω珠蛋白链。若自父母继承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缺陷的Ω基因,则导致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贫血,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异常Ω基因的数目。若一个基因异常(Ω-/ΩΩ)患者无血液学异常表现:若2个Ω基因异常(Ω-/Ω-或-/ΩΩ),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无显著性溶血和
贫血;若3个Ω基因异常(-/Ω-),有代偿性
溶血性贫血表现,如血红蛋白H病;若4个Ω基因异常,无Ω珠蛋白链生成,导致胎儿
水肿综合征(Hb Barts)。
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贫血 正常人自父母双方各继承一个正常?珠蛋白基因,合成正常量的?珠蛋白链。若自父母继承了异常?基因,则导致本病。自父母一方继承一个异常?基因,从另一方继承一个正常?基因,患者则为杂合子,即?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贫血,有约半量?链合成,病情减轻。若自父母双方各继承一个异常?基因,则患者为纯合子,即?
0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贫血,没有或极少?链生成,病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