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一旦确定为本病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治疗,尽快减轻体内铁负荷,使体内铁含量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这是延长生存期,使组织损害逆转的最好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下:
1.静脉放血 减轻体内铁负荷的最主要的,有效措施是静脉放血疗法。一般每次可放血400v500ml,每周1v2次。每次放血约能去除200v300mg铁,每次排铁量以血中
血红蛋白水平而异,每排出1g
血红蛋白等于排铁3.4mg。1年中约可放血100单位(每单位200ml)。具体放血方案应视患者体内铁负荷程度不同而不同,每次放血前后,监测
血清铁,
血清铁蛋白与转铁蛋白饱和度。一般铁逐渐移除后
血清铁蛋白会随之下降,而转铁蛋白饱和度仍维持高水平。当Hb降到<100g/L,
血清铁蛋白<12g/L时应暂停静脉放血,以后可每3v4个月放血500ml维持治疗。
放血后临床表现包括心脏功能、
肝脏功能、门脉高压、
皮肤色素沉着、内分泌功能等均可显著好转,甚至消失。但
糖尿病及性功能低下不能恢复,最近材料认为性功能也可好转。
近年已有用连续流式系统血细胞分离机可自动通过比重单采术,将过多的红细胞很快去除,再将自己血浆回输,或用置换剂,以达到快速去铁(Adams等,1996)。
2.铁螯合剂 铁螯合剂或去铁剂是一种药物性防止或去除铁积聚的治疗方法,现已有100多种铁螯合剂,经体内及体外试验,其中临床上最常用的是
去铁胺(desferoxamine),静脉、肌内或皮下注射。口服吸收差,也可与静脉放血同用。
常用方法:
去铁胺,肌内注射10mg/(kg·d),可从尿中排铁10v20mg/d。现主张用20v40mg/(kg·d)连续12v16h皮下注射(利用便携式电池推动的注射泵)的方法,可促进铁排出,并减少副作用。有人主张用铁螯合剂的同时给大量维生素C 100v1000mg/d口服。因为维生素C能促使铁过多的患者的单核巨噬细胞释放铁,还可减慢可溶性的铁蛋白转变为不可溶性的含铁血黄素过程,使血中的铁含量增高,提高了铁与螯合剂的结合率,从而促进了铁的排出。但维生素C可使铁的毒性增高,特别是心脏毒性,在已有
心功能不全者可出现致命的
心律失常或充血性
心力衰竭。
此药对继发于慢性贫血或有
心力衰竭,不适用静脉放血者较好。用药后可使肝病,乏力,心功能异常及内分泌功能改善,但对
关节病无影响,有时还可加重,对
糖尿病有
胰岛素依赖性者并无效果。对遗传性血色病效果较差,且价格昂贵。
去铁胺用后局部可有肿痛等刺激症状,对眼、耳、肺及
神经系统有毒性,还可有生长停滞、骨异常、血小板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已有口服铁螯合剂(Bierer等,1990),常用的为deferidrone(1,2-dimethyl-hydroxypyrid-4?-one),又称L1,每天50v75mg/kg,口服,分3v4次。此药吸收快,在服后5v6小时已排除。它代谢成葡糖苷酸结合体(glucuronide conjugate),即无螯合作用。此药较稳定,价格较
去铁胺便宜。毒性反应有
肌肉,骨骼痛,胃难受、
锌缺乏、粒细胞减少等(Kontoghiorghes等,1995)。
国外近年有用吡哆醛异烟腙、EBED,异羟肟酸等治疗,现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肝移植治疗本病文献(1999)已有报道。
3.并发症的治疗
(1)
糖尿病:部分病例通过放血治疗可减轻症状。通过减肥,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及用
胰岛素等综合治疗可取得疗效,但有时疗效较差。
(2)心脏病变:有报道部分伴有左
心功能不全和快速
心律失常者,去铁后可得到改善。但充血性
心力衰竭和
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将是致命的。治疗方法与标准治疗方法相同。
(3)性腺功能低下:仅少数幸运者经彻底的放血治疗后垂体-睾丸-月经功能恢复正常。多数由于腺垂体纤维化,所导致的性功能低下为不可逆的。性功能不全用
睾酮治疗可减轻症状,少数伴有贫血的男性患者用
睾酮替代治疗后贫血改善。其他内分泌异常可视病情给予替代治疗。
(4)
关节病变:用静脉放血和非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后,1/3患者的
关节痛好转,无变化或恶化者各占1/3。
关节炎性改变仍持续存在。一些患者
关节功能退化持续进展,需行全膝
关节或全腰
关节成形术以再造完整的功能。
此外患者还应严格禁酒及尽量避免使用有肝毒性的药物。各种病因导致铁过多的患者预防
感染也是很重要的。细菌在铁过多的环境中侵袭性和致瘤力大大提高,加上铁过多时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故易发生细菌
感染。特别是不能进食未彻底煮熟的海洋贝壳类,因常有一种海洋菌(Vulnificus弧菌)附着,该菌在中度富含铁的环境中能迅速大量增殖导致致命的
败血症。另外,少见的那尔仙(Yersinia)肠炎菌导致的腹膜炎和
败血症亦有报道。
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减轻体内铁负荷,防止和减轻脏器的功能损害。
1.一般治疗 戒酒,避免接触肝毒性药物。
2.静脉放血 是治疗原发性血色病最有效的疗法,也适于不伴贫血的继发性血色病,如非洲南部人铁质沉积症、迟发型
血红蛋白含3.4mg铁)。一般需2~3年,以后根据情况,每2~4周放血1次,以维持疗效。平均
血红蛋白逐渐减少是可靠的标志。每年监测
血清铁蛋白浓度以确定何时再需要静脉放血。放血后可使全身症状减轻、肿大的
血清铁蛋白低于lO00~g/L时,
血清铁蛋白在1000~2000~g/L时需调整
肝脏毒性,粒细胞减少及
肝脏或
去铁胺用于严重贫血不适宜放血治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