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 ( fungal keratitis )
别名: 真菌性角膜炎
解释 收起

概述:近20年来, 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不断增加,已经成为重要的致盲性 角膜疾病。目前认为 真菌性角膜炎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眼局部的微环境,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真菌生态平衡破坏所致,同时与眼科工作者对 真菌性角膜炎的深入研究及不断认识,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也有关系。     真菌仅次于细菌,是常见化脓性 角膜溃疡第2位的病原体。在湿热带气候的地区更为常见。真菌是微生物环境中正常的组成部分,尽管眼睛持续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外眼防御功能的存在,正常情况下 角膜极少发生 真菌感染。 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一般均有诱发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角膜外伤。另外, 眼表疾病,特别是泪液的异常、隐形眼镜的配戴以及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也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至少有70属的真菌可引起 角膜 感染,主要是丝状真菌和酵母菌。丝状真菌的特点是能够产生菌丝。菌丝分为带有中隔的菌丝和无中隔的菌丝。大多数 真菌性角膜炎是由带中隔菌丝的丝状真菌造成的,常见的有镰刀菌属、曲霉菌属、支顶孢及青霉菌属。酵母菌中主要有念珠菌属和隐球菌属。在世界范围内,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是最常见的 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同时引起的病变也最为严重。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以及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不断升高。
    真菌体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药品 展开
17 相关检查 展开
18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