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牙周炎 ( AIDS-associated periodontitis )
别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牙周炎;HIV相关性牙周炎;艾滋病相关性牙周炎
解释 收起

概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 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特异性地破坏CD4 T 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从而引起的一系列恶性病变。HIV 感染的患者可表现一系列的口腔的病变,包括口腔 念珠菌病、口腔线状 白斑、非典型性 牙周病和口腔 Kaposi肉瘤等。HIV 感染后对牙周组织可能引起的病变主要有:     1.HIV相关性龈炎  HIV阳性的患者可表现出线样的、易 出血的、 红斑状龈炎,这种 红斑状龈炎可局限于边缘龈,也可扩展到附着龈甚至牙槽黏膜。 红斑状龈炎有时会发展成快速进展的坏死溃疡性 牙周炎。这类HIV相关性龈炎现在又称为牙龈线性 红斑。     2.HIV相关性 牙周炎  HIV 感染的患者易发生快速进展的坏死溃疡性 牙周炎。因此,这类HIV相关性 牙周炎现在又称为坏死溃疡性 牙周炎(necrotiz-ing ulcerative periodontitis NUP)。NUP以牙龈组织的坏死和牙槽骨的快速破坏为特点,常导致牙槽骨的暴露,非常 疼痛,NUP可发生于任何牙位,通常只侵及少数牙,但到了晚期,CD4 细胞严重缺陷时,NUP也可呈弥漫性破坏。     这几种损害是独立的还是同一病损不同严重程度的表现尚不清楚,它们均表现为非特异性口腔损害,只能根据临床表现作初步诊断,利用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