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急救处理 颈部开放性损伤的主要危险为
出血、
休克、窒息、截瘫及
昏迷等。急救处理应执行创伤复苏的ABC原则,即首要注意气道(airway),
出血(bleeding)和循环(circulation)状况,挽救生命,减轻病残。
(1)止血:颈部开放性损伤常伤及颈部大血管,
出血快而多,是颈部损伤最重要的致死原因。
①指压止血法:用于颈总动脉紧急止血。以拇指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齐环状软骨平面,向第6
颈椎横突施压,可闭合颈总动脉。亦可将手指伸入伤口内紧压
出血血管。
②臂颈加压包扎止血法:用于单侧小血管
出血。将健侧上肢举起,贴于头侧。以举起的手臂为支柱,将举起的手臂和颈一起加压包扎(图4)。此法不致压迫呼吸道,有压迫止血作用。加压包扎止血时切不可单独将绷带围绕颈部加压包扎,以免压迫呼吸道,造成
呼吸困难。小血管
出血,亦可采用填塞止血法。
③加压包扎:颈部大静脉破损时,应立即加压包扎。因为颈部大静脉与筋膜密切相连,静脉破裂后,破口不能闭合,反而张开。当吸气时,胸腔负压可将空气吸入静脉破口中,发生空气栓塞。故伤后应立即加压包扎,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注意:初步处理时,忌用止血钳盲目钳夹止血。特别是颈总和颈内动脉
出血时,盲目钳夹会导致同侧大脑供血不足。此外,
出血点不明时切勿盲目钳夹止血。因易损伤颈部重要的血管、神经等,造成不良后果。
④手术探查:初步处理无效,须立即手术,进行
气管插管术及颈部切开探查术止血。有作者认为,颈部大血管损伤的处理,可按颈部3区分别对待。
A.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病情危急,无论损伤何区,均需即刻手术探查止血。
B.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行选择性处理:?区邻近胸腔,?区邻近颅底,解剖复杂,处理较难,多需辅助检查(
血管造影、内镜检查等)确定损伤部位和性质,决定手术进路和措施。?区损伤,以往多采取立即手术探查血管,由于阴性率较高,近年主张亦行选择性处理,效果较好。
①
出血虽已止住,但因失血过多,出现或即将出现
休克时,应立即测量
血压。收缩压低于12.0kPa(90mmHg),
脉搏高于100次/min,应考虑
休克的存在。应迅速双侧静脉输液。给予
乳酸林格液2 000ml,一般可使丢失10%v20%血容量的成年人恢复血容量。严重血容量降低、重症
休克或婴幼儿
休克及原有
肝脏功能损害者,可改用
碳酸氢钠林格液或
碳酸氢钠与等渗盐水的混合液,或
葡萄糖加
碳酸氢钠溶液。
②严重血容量不足或中等血容量不足,而有继续
出血者,必须加输全血,使
血红蛋白达到100g/L以上,以维持正常血容量及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然后继续输入平衡电解质溶液。
③动脉输血能迅速恢复
血压,对大量失血性
休克者确为有效的方法。
④其他:如给予吸氧、镇痛、镇静、保暖和头低位等。
(3)解除
呼吸困难:颈部开放性损伤时,必须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呼吸困难时立即采取有效通畅措施。
①排除气道异物:用吸引器或注射器抽吸口腔、喉咽或喉
气管破口内的血液和分泌物等。如发现异物,应立即取出。
②防止舌后坠:舌后坠者,应用舌钳将舌体牵出口外。或托起下颌骨,或插入通
气管,以解除
呼吸困难。
③
气管插管与断端缝合:喉
气管破裂时,可经破口处暂时插入
气管套管,或适宜的塑料管和橡
皮管等。如喉
气管断离,应立即将向下退缩的
气管向上拉起并作暂时缝合固定,在断口内暂时置入适当的管子,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④低位
气管切开:待患者运抵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后,应立即进行低位
气管切开术,以免伤口内长期置管,造成喉
气管瘢痕性狭窄。
⑤环甲膜切开: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作环甲膜切开术,插入
气管套管或塑料管、橡
皮管等,以暂时解除患者
呼吸困难(图5)。待情况稳定后,再行低位
气管切开术。
此外,Mosher急救管,麻醉喉插管或
气管镜,如能迅速插入,可有效解除
呼吸困难,但有些颈部开放性损伤的喉腔黏膜或颈部软组织高度肿胀,或颈部有大血肿,无法仰头致不易插管,此时须立即施行紧急
气管切开术或环甲膜切开术。
A.
喉部探查术适应证:呼吸道阻塞和颈部皮下气肿进行性加重者;喉腔内可见大块粉碎撕裂的喉软骨片者;喉软骨塌陷或骨折致
喉部严重变形;双侧
喉返神经损伤者。
B.
气管切开的作用:解除
呼吸困难,创造抢救和进一步诊断治疗的机会,避免死亡;若发生突然窒息(如血液或血块进入呼吸道)时,易行紧急处理,减少上呼吸道无效腔;易于呼吸道分泌物经短路(
气管套管)无阻碍地咳出,或经
气管套管抽吸,减少颈部
感染和气肿发生的几率;方便有效的给氧;减轻
咳嗽时的气道内压力,减小伤口的缝合张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破裂;促进伤喉的休息和功能的恢复。
(4)头部制动:如有
颈椎
疼痛、压痛、血肿或畸形,应想到
颈椎损伤(骨折和移位)的可能性。若患者高位截瘫,说明脊髓受到损伤。急救时切忌伸屈和扭转头颈;搬运时用双手托起肩部和头部;静卧时应去枕平卧或俯卧,头部两侧应置沙袋等。
忌行
气管切开术、麻醉喉插管和内镜手术。必须时,应在不仰头的情况下施行。
(5)
昏迷的处理:
昏迷提示合并有
颅脑损伤或失血过多,应立即急救,并请神经外科及内科医生协助处理。
(6)异物的处理:在急救时一般可以不取出伤口内异物,除非异物造成呼吸障碍,而且又容易取出。还须注意取出异物是否会发生再度大
出血,如有
出血可能,可留待手术处理时再摘取异物。
(7)合并伤的急救:头面、胸腹、四肢损伤一并予以急救,并请外科医生协助。
急救场所的抢救设备有限,患者经初步处理即应迅速转送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以便更好地作进一步处理。为了避免血液、唾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造成
呼吸困难,在运送时,应将头部转向患侧,亦可采取俯卧位。若患者
昏迷或下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应行
气管切开术后再转诊,但
颈椎骨折者,
气管切开要特别慎重。
2.一般手术处理
(1)清创缝合术:未伤及颈部重要结构者,应行清创缝合术。
①清创、止血:以无菌纱布塞住伤口,用无菌肥皂水及生理盐水洗涤伤口周围的
皮肤(图6A)。更换手套和无菌布单后,经创缘外
皮肤注射l%
普鲁卡因溶液作浸润麻醉,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伤口并仔细检查伤口。已丧失活力的组织,可予切除(图6B)。但对重要结构组织的切除应慎重。仔细寻找
出血点,尤其是潜在的
出血点,予以结扎。以防
休克纠正后,因
血压恢复,或术后换药、
咳嗽、血块
感染等,再度诱发活动性
出血,甚至大
出血。
②取除异物:对创口内异物,原则上应及时取除,这是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异物的存留,不仅增加了伤口的
感染几率,还会进一步损伤颈部的重要结构。取除异物需结合术前检查和术中所见,对其位置、大小和形状等,进行深入的检查和研究,拟定安全取出的方法和步骤后再行取除。
③创口缝合:
A.污染不严重的伤口经仔细探查和修复,可以缝合关闭:充分清洗伤口,将
肌肉断端拉拢,予以缝合;缝合
皮下组织及
皮肤,在缝合创口的低处放入橡皮膜条或卷烟式引流条;术后配合应用抗生素。
B.有明显
感染的创口,必须敞开换药:去除伤口的脓性分泌物,清洗伤口后盖上凡士林纱布块及敷料,结束手术(图6C)。术后每日用
呋喃西林液或抗生素换药,使创口肉芽由底部逐渐向外生长。待创口长平后植皮,或任其上皮化,或予二期缝合(图6D)。
(2)颈内重要结构损伤的处理:颈部大血管、重要神经、喉
气管和咽食管等重要结构的损伤,常发生危险的并发症,使病死率增加。因此必须及时予以恰当的处理。
①喉
气管损伤的手术处理:诊断明确后,及早在全麻下(必要时采用喉
气管插管麻醉)进行清创缝合。
A.软骨缝合:喉
气管切割伤,多系横切口,可采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