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

临证50余年,用此方治疗“气郁痹证”上百例

I导读:痹症病因多责风寒湿邪、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鲜有人从气郁立论,读完大开眼界,很开拓临床思路。理气开郁,诊疗痹证作者/宋健民谈起痹证,恐医者无人不晓,但说起气郁与痹证的关系,可能会有人感到陌生或不可理解。然气郁确可致痹,而理气开郁法亦可治愈痹证。观今之中医书籍,其论述痹证的成因,无非内责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外责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经络闭阻,鲜有把气郁作为痹证原因之一提及者。而气郁至痹之说及其治疗,古即有之。...

基层医生俱乐部 2022-07-09

脑中风引起的面瘫,该怎么治?

黄芪愈风汤加减治面神经病作者/张志远中风偏瘫口眼斜,虽属面神经病,但和外感风寒不同,有的医家反对投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应按内伤脑血管症处理,主张师法王清任重用黄芪,开黄芪愈风汤。给予黄芪60克、防风30克、川芎20克、水煎分二次服。痰盛加橘红50克、竹沥10毫升;失语加郁金10克、石菖蒲10克;大便不解加大黄6克;遗尿加益智仁12克;摇头加天麻10克。老朽经验,还要配合外治法,取薄荷100克,以水煮之,将毛巾泡入,拧干,趁热敷在患侧脸上,冷后再放药中继用不停...

基层医生俱乐部 2022-03-31

看复杂病 需平常心

一名患者来卫生室复诊,对我说:“你开这种药,我服用后,不觉得胸口难受,头痛也减轻了。”听到这番话,我想到一周前,这名患者来复诊时,大声说:“我的病,一般医生看不好,多数医生开的药,我吃过后,病情会加重,像天麻钩藤饮、血府逐瘀汤等,服药后,我感觉更难受。其中,我只有服用中医专家李发枝开的药,胸口才不难受.……”通过这番话,我知道他是一个中医爱好者,且久病不愈。我心想:“困难越大,才显英雄本色。”我开玩笑地说,李发枝是我们的老乡,又是我老师的老师,我借李发枝老师的灵感开药方,你服药后,观察效果吧!我担心患者服药后产生不适感,就开了5剂药。处方如下:麻黄6克,附子6克,细辛3克,吴茱萸5克,党参15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牡蛎40克,川芎15克,桔梗10克,薄荷6克,生石膏30克,干姜3克,大枣6枚。...

傅青主治疼痛、腰腿、肩臂、手足等一身疼痛的方剂

I导读:傅青主的方,据多位同仁所言皆云非常好用,不亚经方。本文可谓囊括了全身各处肌肉筋骨疼痛,同仁可收藏备用。腰、腿、肩、臂、手、足疼痛门作者/傅青主满身皆痛手足、心腹一身皆痛,将治手乎?治足乎?治肝为主。盖肝气一舒诸痛自愈,不可头痛救头,足痛救足也。方用:柴胡、甘草、陈皮、栀子各一钱,白芍、薏仁、茯苓各五钱,当归、苍术各二钱。水煎服。此逍遥散之变化也,舒肝而又去湿去火,治一经而诸经无不愈也。腰痛不能俯...

基层医师论坛 2021-09-13

适合慢性肝病患者的夏季祛湿佳品!

时值长夏,暑湿交蒸,实在难熬!湿是中医的一个概念,又称湿邪、湿气。很多人觉得身困乏力,舌苔白腻,大便稀溏,这就是典型的湿气重的表现。《湿气论》云:盖闻坤土主湿,湿土寄旺四季,而春夏为甚,季夏为尤甚。湿生于土,本气属阴,阴为寒湿,后乃渐化为湿热。湿气在临床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外在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虚失健、肺失通调、肾失温煦,导致水湿停聚。为什么夏季更容易生湿?...

医学论坛网 2021-07-24

点三穴,治愈荨麻疹

点三穴,治愈荨麻疹

乡医公社 2021-06-29

高血压辩证用药,一症一方,治一个好一个

高血压辩证用药,一症一方,治一个好一个

基层医师论坛 2021-03-18

脂肪肝患者到底该怎么吃?

脂肪肝需要怎么预防和治疗呢?脂肪肝患者到底该如何饮食才可以改善呢?

医学论坛网 2021-01-14

四磨汤这样喝,效果超乎你想象

相传北宋年间,一碗四磨汤让宋祯宗告别腹胀腹泻,从此一喝出名,四磨汤家喻户晓。每有小孩出生,家中必备一钵,木香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