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 ( affective disorders or mood disorders )

【3·8国际妇女节】五个情绪管理小妙招,让我们每天拥抱好心情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三八·妇女节Women's Day< 2023/03/08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女性不仅要在职场上打拼,还要承担家庭里的大部分家务、照顾老人、教育子女等,女性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身心疲惫,容易情绪失控。今天小编分享5种情绪管理的小妙招"STOP+1",让我们每天都能拥抱好心情法!1S:Stop暂时中断负面情绪在你非常愤怒的时候,试着离开当时的环境,冷静片刻……在无法离开的时候,强制性地保持沉默,以避免自己出现过激的反应和行动,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中国康复医 2023-03-08

在儿童精神科,我目睹太多的家庭生病了

孩子们越来越抑郁了,能帮助他们的医生远远不够。这几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以下称为北大六院)儿童精神科常常爆满,一些患者只能被收进成人科。一个令人担忧的数据是,《 2022 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对全国范围内超过 3 万名青少年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参加调查的青少年中有 14.8% 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有 4.0% 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孩子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有孩子都跳楼了,父母还是完全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怎么了。」北大六院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见过太多这样的遗憾。...

丁香园儿科时间 2023-03-05

【公共精神卫生】1990年和2019年中国分省精神障碍伤残负担分析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56(1) : 40-46作者:高鑫磊 贾艾楠 刘敏 殷鹏 周脉耕 吉宁 白雅敏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摘要目的分析1990年和2019年中国人群精神障碍患病及伤残负担变化情况,为降低精神障碍健康危害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2019)中国研究结果,分析2019年中国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省份精神障碍患病及伤残负担,比较1990年与2019年中国精神障碍的患病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指标变化情况。...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02-24

【临床研究】线上问题管理加干预对焦虑人群情绪状态的疗效研究: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56(1) : 24-31作者:张函 胡彩虹 陈静 赵倩 张晓凡 冯仁杰 付佩彩 夏叶 曹杰 禹海航 杨渊作者单位: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精神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宁波市康宁医院摘要目的探讨线上问题管理加(problem management plus,PM+)干预对焦虑人群情绪状态的疗效。...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02-17

如何看待抑郁症患者的情感迟钝:挑战与策略 | MDD悦之声 · 第 10 期

 导读 抑郁症(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约50%的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药物治疗部分有效,约50%-60%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的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情感迟钝(emotional blunting)[1]。情感迟钝被视为抗抑郁药的潜在副作用之一,或是治疗不彻底所致的抑郁症残留症状,可能对患者的抗抑郁治疗依从性构成威胁,并导致更严重的转归,如生活质量下降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减少...

医脉通精神科 2023-02-06

速递 | 全新作用机制!Karuna囊获多款精神病候选疗法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今日,Karuna Therapeutics宣布,从Goldfinch Bio获得多款靶向瞬时受体电位通道4和5(TRPC4/5)的在研疗法,包括临床期主打候选疗法GFB-887。该公司表示,将评估这些疗法治疗多种精神病和神经疾病的潜力。首先将使用GFB-887治疗情绪和焦虑障碍。TRPC通道在大脑中广泛表达并且与多种大脑功能相关。TRPC4/5在先天恐惧功能(innate fear function)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这是动物对环境应急因子的关键反应。...

药明康德 2023-02-03

​注意!这些常用药可致精神症状

临床中需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本文对于临床中可能导致精神症状的药物及可能引起的精神症状进行总结。具体如下:01抗抑郁药1)焦虑:抗抑郁药可用来治疗抑郁,但也可引起焦虑,特别是治疗早期。研究表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三环类抗抑郁药更容易引起焦虑。2)青少年自杀倾向:该结论最初来自于一项制药企业对上市抗抑郁药物安全性进行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抗抑郁药引发青少年自杀概率明显增加。2004 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首次针对青少年使用抗抑郁药可能引发自杀倾向发出黑框警告,虽然这一诊断在医学上仍存争议。一项针对瑞典年轻女性 (15~24 岁) 的研究显示,自杀事件的增加趋势与抗抑郁药使用有关,在 2013 年自杀的年轻女性中,约 52% 在自杀前 12 个月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

丁香园神经时间 2023-02-02

乳腺癌患者想要活得长,新的一年不要把自己当“病人”!

身体缺失的自卑,复发转移的焦虑,对家庭的愧疚……这些负面情绪好似癌症的阴影怎么都摆脱不掉。一味地逃避、增压不仅会造成身体免疫力降低,抵抗力下降,还给癌细胞的复发转移提供了条件。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积极地面对它们,解决它们,奔向更长更美好的未来!具体该怎么做呢?科普君也整理了一些觅友经验,来给大家出谋划策。01 正视疾病,缓解焦虑  “虽然我现在治好了,可是指不定哪一天又犯了,每一次哪里疼,我都很担心是复发转移,可是又不敢去医院做检查,万一真的是,我该怎么办?”...

乳腺癌互助圈 2023-01-29

到底哪些小毛病,能理直气壮赖新冠?

很多人已经从新冠中「阳康」近一个月,身体的方方面面也都恢复了正常。不过,还有些遗留问题,程度可轻可重,似乎从新冠后就一直没好。说是新冠造成的,又说不准;说没关系吧,又与新冠十分同步。那它们到底是不是真的跟新冠有关呢?五花八门「新冠后症状」不止咳嗽和脑雾如今,科学界已经收到了超过一百种疑似「新冠后症状」的报告。2022 年 12 月,《柳叶刀》子刊  EClinicalMedicine 发表的一项研究,汇总全球近两百项研究的成果,总结了「新冠后症状」中哪些最常出现。...

丁香园骨科时间 2023-01-23

WHO最新指导手册 | 如何缓解“阳康”后咳嗽、声音嘶哑、疲劳乏力等症状?

近期,我国多省市出现新冠病毒感染,且部分城市感染高峰已过,大多数人群已进入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恢复阶段。在恢复时期,部分人群咳嗽、声音嘶哑、疲劳乏力、味觉或嗅觉减退等症状持续存在,甚至有人群因过度担心上述症状无法治愈而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更新并发布了《康复指导手册:COVID-19相关疾病的自我管理(第二版)》(以下简称《康复指导手册》),可为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成人提供帮助和建议。(...

全科学苑 2023-01-05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