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56(1) : 40-46作者:高鑫磊 贾艾楠 刘敏 殷鹏 周脉耕 吉宁 白雅敏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摘要目的分析1990年和2019年中国人群精神障碍患病及伤残负担变化情况,为降低精神障碍健康危害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2019)中国研究结果,分析2019年中国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省份精神障碍患病及伤残负担,比较1990年与2019年中国精神障碍的患病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指标变化情况。...
临床中需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本文对于临床中可能导致精神症状的药物及可能引起的精神症状进行总结。具体如下:01抗抑郁药1)焦虑:抗抑郁药可用来治疗抑郁,但也可引起焦虑,特别是治疗早期。研究表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三环类抗抑郁药更容易引起焦虑。2)青少年自杀倾向:该结论最初来自于一项制药企业对上市抗抑郁药物安全性进行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抗抑郁药引发青少年自杀概率明显增加。2004 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首次针对青少年使用抗抑郁药可能引发自杀倾向发出黑框警告,虽然这一诊断在医学上仍存争议。一项针对瑞典年轻女性 (15~24 岁) 的研究显示,自杀事件的增加趋势与抗抑郁药使用有关,在 2013 年自杀的年轻女性中,约 52% 在自杀前 12 个月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