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

【3·8国际妇女节】五个情绪管理小妙招,让我们每天拥抱好心情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三八·妇女节Women's Day< 2023/03/08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女性不仅要在职场上打拼,还要承担家庭里的大部分家务、照顾老人、教育子女等,女性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身心疲惫,容易情绪失控。今天小编分享5种情绪管理的小妙招"STOP+1",让我们每天都能拥抱好心情法!1S:Stop暂时中断负面情绪在你非常愤怒的时候,试着离开当时的环境,冷静片刻……在无法离开的时候,强制性地保持沉默,以避免自己出现过激的反应和行动,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中国康复医 2023-03-08

经常焦虑的你,更要小心这种让你感觉很美好的食品添加剂

第397篇原创文章前几周那篇小甜水加速男士脱发的文章推送后,我的一位男同事忧心忡忡地问我:我把含糖的可乐都换成了无糖可乐,会不会更健康一些?首先,零卡代糖(也就是人工甜味剂)同样可以增加男性脱发的风险。不过,这只是它们的杀伤技中不足挂齿的一小部分。既往的几篇推文里,已经跟大家揭露过这些看上去很友好、貌似可以帮我们减少热量摄入、控制体重的“零卡糖/代糖”暗地里给我们埋下的某些健康风险(想要复习的小伙伴点击文末的链接可达)。今天,我想就着我同事的无糖可乐,跟大家说说代糖里的老大哥——...

遂谦的营养小屋 2023-03-06

买运动手环的人,都后悔了吗?

这个世界上对运动的态度分为两大流派               爱运动的                                                不爱运动的...

丁香园心血 2023-03-04

【公共精神卫生】1990年和2019年中国分省精神障碍伤残负担分析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56(1) : 40-46作者:高鑫磊 贾艾楠 刘敏 殷鹏 周脉耕 吉宁 白雅敏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摘要目的分析1990年和2019年中国人群精神障碍患病及伤残负担变化情况,为降低精神障碍健康危害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2019)中国研究结果,分析2019年中国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省份精神障碍患病及伤残负担,比较1990年与2019年中国精神障碍的患病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指标变化情况。...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02-24

乳腺癌术后防复发,这份复查攻略必须收藏!

复查时间一般来说,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完成术后辅助放化疗后的头2年,每3-6个月应来诊复查1次。术后2年以上的患者,至少每半年应来诊复查。术后5年以上的患者,复发风险相对较低,每1年来诊复查即可。复查项目常规的复查项目有查体、X线胸片、B超以及血液学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等。围绝经期患者,还应检测血激素水平(E2、FSH、LH)。复查心理01复查很必要,不可不去!有的患者出院后,不愿到医院接受复查,大有“我与癌症一刀两断”的感觉,而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心理,害怕疾病的复发与转移,不愿、不想、也不敢去面对,只是一味地躲避。...

汝爱一生 2023-02-23

【临床研究】线上问题管理加干预对焦虑人群情绪状态的疗效研究: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56(1) : 24-31作者:张函 胡彩虹 陈静 赵倩 张晓凡 冯仁杰 付佩彩 夏叶 曹杰 禹海航 杨渊作者单位: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精神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宁波市康宁医院摘要目的探讨线上问题管理加(problem management plus,PM+)干预对焦虑人群情绪状态的疗效。...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02-17

宅在家里,血糖易飙升,这5个稳糖小妙招,你一定用得上!

随着新冠感染者数量逐渐上升,和你擦肩而过的人可能就是小“阳”人。为了避免“中招”,很多糖尿病病友更多地选择居家,尽量减少外出。血糖升高,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容易感染病毒,糖尿病病友一定要控制好血糖。那么,居家的糖尿病病友应该如何继续保持血糖稳定呢?1.学会调节焦虑情绪由于对新冠的恐惧,加上长时间居家,导致不少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焦虑时,会出现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这些激素都是拮抗胰岛素的激素,一旦焦虑,就会引起体内激素分泌的失衡,容易升高血糖。...

医学论坛网 2023-02-03

《中华精神科杂志》2023年第1期目次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总编导读总编寄语新年寄语:告别焦虑李凌江专论精神病理学的层级分类法研究与应用进展范尹晴 王振心理社会功能作为抑郁症远期疗效指标的意义及其评估 杨浩 张宁临床研究强迫症患者额顶叶网络信息整合与分离功能特点耿艺博 张红星 王晓岳 刘亚辉 武肖然 王雪可 常巧华 赵庆江 张佳佳 张恩图 艾伦朴 张海三要点导读:1. 对56例强迫症患者和56名健康对照进行静息态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并采用耶鲁...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3-02-03

速递 | 全新作用机制!Karuna囊获多款精神病候选疗法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今日,Karuna Therapeutics宣布,从Goldfinch Bio获得多款靶向瞬时受体电位通道4和5(TRPC4/5)的在研疗法,包括临床期主打候选疗法GFB-887。该公司表示,将评估这些疗法治疗多种精神病和神经疾病的潜力。首先将使用GFB-887治疗情绪和焦虑障碍。TRPC通道在大脑中广泛表达并且与多种大脑功能相关。TRPC4/5在先天恐惧功能(innate fear function)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这是动物对环境应急因子的关键反应。...

药明康德 2023-02-03

​注意!这些常用药可致精神症状

临床中需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本文对于临床中可能导致精神症状的药物及可能引起的精神症状进行总结。具体如下:01抗抑郁药1)焦虑:抗抑郁药可用来治疗抑郁,但也可引起焦虑,特别是治疗早期。研究表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三环类抗抑郁药更容易引起焦虑。2)青少年自杀倾向:该结论最初来自于一项制药企业对上市抗抑郁药物安全性进行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抗抑郁药引发青少年自杀概率明显增加。2004 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首次针对青少年使用抗抑郁药可能引发自杀倾向发出黑框警告,虽然这一诊断在医学上仍存争议。一项针对瑞典年轻女性 (15~24 岁) 的研究显示,自杀事件的增加趋势与抗抑郁药使用有关,在 2013 年自杀的年轻女性中,约 52% 在自杀前 12 个月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

丁香园神经时间 2023-02-02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