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病 ( 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 )
别名: 广州管圆线虫病;广州肺线虫病
解释 收起

概述: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是我国较常见的一种 蠕虫蚴移行症,病原体为广州管圆线虫(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幼虫或成虫早期(性未成熟)阶段。临床上较常发生内脏,尤其是中枢 神经系统 感染,导致 发热、 头痛、 呕吐、 抽搐、 昏迷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广州管圆线虫最早是由我国的陈心陶教授(1933,1935)在广东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当时命名为广州肺线虫( pulmonema cantonensis)。后由Matsumoto(1937)在我国台湾报道,至1946年才由Dougherty正式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