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根尖周病变因就诊时病变所处的阶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在急性期就诊,首先应消除急性
炎症,采取应急处理的方法。急性
炎症消退后,应消除根管内病源刺激物。因患牙部位、根管形态、病变性质、病变大小等不同而选用不同方法。目前多采用根管治疗和牙髓塑
化疗法。对某些经完善根管治疗仍不能治愈的囊肿,或根尖周病变范围较大者,在进行完善根管治疗的基础上,应配合做根尖周手术,以消除病灶。对因牙髓坏死已变色的前牙,为恢复美观应配合做脱色治疗。
1.应急处理(emergent treatment) 急性
炎症时,患者感到剧烈的
疼痛。检查可见到明显的异常体征,如:充血、肿胀、扪痛、叩痛、所属
淋巴结肿大、压痛、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应急处理的目的:缓解急性症状,解除患者痛苦,阻止
炎症的迅速发展。
应急处理的原则:建立引流,消炎止痛。
(1)建立引流:方法有二,即开髓引流和切开脓肿引流。
①开髓引流:适用于急性根尖周炎的各期、各阶段。特别是在浆液期和根尖脓肿阶段,开髓引流对缓解
疼痛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浆液或脓液聚集在根尖周组织内,打开髓腔并拔除根管内残存的牙髓组织,使根尖周的液体,通过根尖孔,经过根管,在口腔内引流。引流后,根尖周组织的压力迅速降低,
疼痛逐渐缓解。此种引流方式不破坏根周膜,预后良好,患者痛苦少,为最捷最佳引流途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保持无痛,应选用高速涡轮机和锐利的钻针。开髓钻磨时,左手手指固定患牙以避免震动。如仍有
疼痛,则应在局麻下进行。
B.为使根尖周渗出物得到引流,单纯穿通髓腔是不够的,必须揭净髓顶,拔除根管内残存的牙髓组织及其钙化物,使根管通畅。
C.对根尖孔细小的患牙,用细的消毒的根管治疗器械,轻轻穿过根尖孔,有助于根尖渗出物的引流,但不要反复多次。否则会将
感染带出根尖孔,同时机械刺伤根尖周组织,使
炎症及
疼痛加重。
D.用缓和的根管消毒剂清洗根管,通常用2%v5%的氯胺T钠(氯亚明)液。然后在根管内松放引流棉捻,髓腔内置消毒小棉球避免食物残渣掉入髓腔妨碍引流。
E.开放引流时间不可过长,一般2v3天,待急性症状缓解,即可进一步治疗。如脓液较多,可隔日清洗1次根管,更换引流棉捻,直至脓液消失,症状缓解,及时进行下一步治疗。
②切开脓肿引流:在急性化脓性根尖炎骨膜下和黏膜下脓肿阶段,一部分脓液已到达骨膜下或黏膜下,单纯地开放髓腔,不能将这部分脓液引流出去,而必须切开黏膜或骨膜,使脓液由切口引流。脓肿切开注意事项:
A.掌握好切开时机:脓液在黏膜下时,患牙根尖部有局限性肿胀,移行沟黏膜膨隆,可触到明显波动感。脓液在骨膜下时,患牙根尖部黏膜肿胀界限不明显,移行沟黏膜变平,检查时一定要触到深部波动感时,才可切开,否则切开过早,
出血多,
疼痛剧烈,也未起到引流作用。一般在急性
炎症的第4v5天时切开较为适宜。
B.脓肿切开术应在麻醉下进行:黏膜下脓肿比较表浅,只需麻醉黏膜表层即可,也可用表面麻醉法。骨膜下脓肿深在,应做传导麻醉,配合脓肿周围封闭麻醉。
C.切口方向:应与较大的神经血管走行方向一致,避免切断神经和血管。切口深度必须达骨膜下。切口长度应和脓腔范围相适应,以便充分引流。
D.切口应放置橡皮引流条:引流条要做成倒刺,以免滑脱。尖端做成箭头形,以示标志,万一引流条撕断,可及时发现,避免断端留在脓腔内。引流条尖端必须放置脓腔底部,另一端留在切口外,即可真正起到引流作用,又便于取出。
E.引流条每天更换1次,至脓液明显减少时撤出,不再放置新的引流条。
F.切开引流前应该先进行开髓引流:清除根管内病源刺激物后,使之不继续形成脓液,同时,也使位于根尖部的脓液,从根管处直接引流,减轻
疼痛。开髓后再切开脓肿,
视野清楚,便于操作。
有些急性根尖周炎患牙,同时患有严重
牙周炎,牙槽骨吸收接近根尖或已达根尖,?°松动,不宜保留。应选择时机,在全身情况较好时,及早拔除患牙,自牙槽窝引流。
(2)消炎止痛:建立引流后,在局部起到了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但在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时,伴有程度不等的全身症状,如发烧、白细胞增高、局部
淋巴结肿大等。单纯的引流尚不足以缓解全身症状,还应给予全身和局部的辅助治疗:
①全身应用消炎止痛药:一般采用口服或注射的抗生素类或
磺胺类药物,同时给非甾体类的镇痛药物。用法与其他疾病应用这些药物的方法相同。如有烦躁、
便秘症状,可对症给予镇静及通便药物。全身给予
支持疗法,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②中医中药:通过辨证施治,可给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物,也可给些中成药。
③患牙局部处理:为缓解
疼痛,可采用局部封闭,在移行沟处用
普鲁卡因加抗生素在肿胀区周围注射。调磨对颌牙齿,以减轻

力负担。在肿胀的面部外敷
如意金黄散或化毒消肿膏。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采用
理疗手段局部加用超短波,有助于深部组织消炎,在脓肿未形成前,早期可帮助
炎症消散,晚期可使脓液局限。应注意:在脓肿切开前、后的24h,不宜做超短波。因超短波使组织血管扩张充血,易导致切口
出血不止。
2.
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清除髓腔内的坏死组织,将残存在髓腔及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及毒素进行消毒,充填根管,填塞死腔,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从而预防和治愈根尖周病。
(1)适应证:由于根管治疗器械的日益进步,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因而根管治疗的适应证也明显扩大:
①牙髓坏死。
②慢性根尖周炎:
A.根尖周肉芽肿或脓肿(包括有龈窦或皮窦)。
B.根尖周囊肿(最大直径不超过3cm)。
③牙髓牙周综合征。
④残根残冠:牙周情况良好,断端不超过龈下2mm,经根管治疗后,
桩核冠修复的冠根比例应为1∮2,至少1∮1.5。
⑤细小弯曲根管,能用器械扩通者。
(2)非适应证:
①严重的牙周疾患。
②牙根纵折。
①根管清理:清理根管系统内的细菌及残余牙髓。
②根管成形:形成一个在根管口处直径最大,牙本骨质界处直径最小的平滑的锥形根管。
③根管充填:用生物相容性好、不溶解的材料充填根管。
3.牙髓塑
化疗法(resinifying therapy of dental pulp) 牙髓塑
化疗法是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使用的塑化剂是以甲醛和
间苯二酚为主要成分缩聚而成的酚醛树脂。该树脂在未聚合之前有良好的渗透作用,在聚合前后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因此,用于
感染根管的治疗,不需要除净
感染物质,故不必进行根管预备和根管消毒,大大简化了根管治疗的操作程序。对于根管细小、根尖部弯曲的根管,以及器械折断在根管中的患牙,均能得以治愈,更显示其简化操作的优越性。
牙髓塑
化疗法自20世纪6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30多年来,经过大量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证明了,应用牙髓塑
化疗法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具有疗效高、安全、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故在国内口腔临床已被广泛应用。
牙髓塑
化疗法与根管治疗的区别在于对病源刺激物的处理方法不同。根管治疗法是将根管内的
感染物质清除干净,而塑
化疗法则不需除净这些病源刺激物,而将其塑化在根管中变为无害的物质,同样达到了消除病源的目的。
(1)原理:牙髓塑
化疗法是将未聚合的液体塑化剂(塑化液)置于根管中,使其充满于主根管。塑化液可渗透到残存的牙髓组织中,侧枝根管、牙本质小管及髓腔内的
感染物质中,和这些物质一起聚合成一整体聚合物,保持无菌状态留在根管内,成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达到防、治根尖周病的目的。
(2)适应证:
①各种晚期牙髓炎、牙髓坏死及残髓炎。
③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囊肿除外。
④根管形态复杂细小弯曲的根管、或根管不通、或有器械折断于根管中的患牙,可在根管电解后,行
牙髓塑化治疗。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