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曲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致病菌主要为烟曲菌,少数为黄曲菌、土曲菌、黑曲菌、棒状曲菌、构巢曲菌及花斑曲菌等。我国从1949年到1988年底陆续报告的呼吸道曲菌感染约300多例,然而1972年以前的总数仅47例。肺部曲菌病绝大多数为继发感染,原发者极为罕见。临床上一般将本病分为曲菌球、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和侵入性肺曲菌病(IPA)等三种类型。
曲菌球患者无明显全身症状,但有得利咯血和咯血。体检两肺布满咯血、咯血 咯血,咯血量的多少视病因或病变的性质而异。大量咯血时血液自口、鼻涌出,常可阻塞呼吸道,造成咯血有时仅痰中带血而被忽视,咯血量多少并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完全一致,小量咯血,尤其是持续痰中带血,。可能是咯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止血及抢救,对小量咯血也就在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一种保护性神经咳嗽产生呼气性冲击动作,能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排出体外。 咳嗽时的气流冲动,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从口腔排出的动作,咳痰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观察痰的量,色,气味,性状常可提示诊断,有时显微镜检查的发现和细菌培养的结果是呼吸系统疾病因诊断的主要依据。
【病因】曲菌球是最常见的类型。曲菌常寄生于肺结核、支气管肺气管分泌粘液中,形成菌丝体;其抗原与IgE致敏折肥大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释放介质,导致支气管气管粘膜通透性增加,抗原进入组织,引起肺和血内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气管破坏、扩张和肺纤维化。支气管壁和肺实质有嗜酸粒细胞和出血性肺炎,可引起化脓,形成多发性脓肿或肉芽肿,病灶边缘可有小动脉栓塞。曲菌侵入肺血管导致血行播散,累及全身其他脏器。
1、胸部X线检查 过敏型显示肺纹理增多或短暂的肺部浸润;侵袭型呈支气管肺炎改变;曲霉菌球多位于空洞内,致空洞呈半月形气影,球体似钟摆样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2、检验 ①痰涂片镜检可见到菌丝和孢子; ②反复痰培养阳性对诊断有帮助; ③过敏型痰中可找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血总IgE增高; ④曲霉菌抗原皮肤试验、血清沉淀试验有助诊断。
从支气管深部吸出分泌物,涂片找到菌丝,培养多次均阳性,有助于诊断。曲球菌典型的X线特征有诊断意义。曲菌抗原皮内试验和血清沉淀试验阳性具诊断价值。发作性支气管哮喘、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IgE升高、X线示肺浸润灶,经纤支镜吸出分泌物涂片有曲菌菌丝,或培养有曲菌生长,即可诊断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透视下定位经纤支镜作肺活检,对曲菌球和侵入性肺曲菌病有确诊价值。
应与肺念珠菌病、肺癌、肺结核、过敏性肺炎等鉴别。
曲菌球一般对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应争取手术治疗。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患者,经气管滴入或雾化吸入二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虽对消灭支气管内曲菌有一定疗效,但易复发。目前认为皮质类固醇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药物,可抑制变态反应、减少痰液,使支气管管腔不利于曲菌种植。一般口服强的松0.5mg/kg/d,有助于肺浸润吸收。2周后改为隔日一次,至少维持3个月。亦可联合应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疗效较满意。通常用氟美松2.5mg和二性霉素B 5mg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雾化吸入,每日2次,共1个月。对顽固性病者应作支气管镜冲洗,吸出粘稠的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IPA者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两性霉素B为首选药物,用法和剂量参阅“隐球菌病”。亦可合并应用利福平,450mg/d,空腹一次口服。因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也可应用氟胞嘧啶。伊曲康唑(ifraconazole)抗真菌活性强,对曲菌感染具良好疗效,用量200mg/d逐增至400mg/日,分1~2次服用。对于顽固性或复发性、侵入性肺曲菌病患者,若病灶局限,可作部分肺切除。
可并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预后】1、在疑有曲菌感染的环境工作时,应作好防护工作,如戴防护口罩以免吸入大量病菌。在真菌实验室进行烟曲菌、黄曲菌、黑曲菌等菌的操作时,更要注意防止将这些病菌吸入肺部。2、加强防护措施,如在粉尘多的地方工作时需戴上口罩,及时处理眼和皮肤的外伤,尽量消除或减少各种诱发因素的影响,积极治疗慢性病。
支气管哮喘 | 支气管哮喘 | 呼吸困难 | 肺结核 | 肺炎 | 出血 | 胸痛 | 发热 | 咳嗽 | 昏迷
| 咳痰 |咳嗽 |咯血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