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一般治疗 使用激素和脱水等药物治疗,能在短期内改善症状。约40%的患者接受皮质类固醇(如
地塞米松)治疗后可抑制
肿瘤生长,甚至使其消退,但疗效不能持久。
2.
放射治疗 本病对
放射治疗十分敏感,可很快改善临床症状,在病理诊断明确后应首选
放射治疗。放疗初期大约90%的患者有反应,但总的疗效仍较差。国外研究者对41例
淋巴瘤患者采用全颅照射40Gy,再缩野至病灶及
水肿区达60Gy,结果62%完全缓解,19%接近完全缓解,另外19%部分缓解,但平均生存期仅12.2个月。由于本病常侵犯到脑室,累及软脑膜和眼,复发时常远离原来
肿瘤部位,因此必须先行全脑放疗40v50Gy后,再缩野至病灶及
水肿区局部加量达60Gy;多发灶或明显浸润生长者全脑照射50v54Gy后再缩野。如脑脊液有
肿瘤细胞或
肿瘤侵及脑室壁或出现脊髓症状,脊髓轴也应
放射治疗。
3.手术治疗 由于本病的浸润性及多灶性生长的特点,单一手术治疗平均生存期仅为3.3v5个月,但手术可以明确诊断和减低颅内压。一旦手术后病理明确为
淋巴瘤,应立即放疗。如果已考虑本病,最好避免手术切除,先采用立体定向穿刺活检,以确定诊断。
4.
化疗 用于放疗后的复发或与
放射治疗联合使用,是
淋巴瘤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化疗药物应选用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常用的
化疗药物有
甲氨蝶呤(MTX)、
环磷酰胺(CTX)、
长春新碱(VCR)、多柔比星(
阿霉素)等。常用
化疗方案:首选CHOP方案:
环磷酰胺750mg/m
2,多柔比星50mg/m
2,
长春新碱1.4mg/m
2,静脉给药,
泼尼松75mg,每6小时1次,口服。其次为VENP或VEMP方案:
长春新碱0.02mg/kg,静脉给药,每周1次;
环磷酰胺每天1.0mg/kg,口服,或6-MP每天1.0 mg/kg,口服;
泼尼松龙每天0.6 mg/kg,口服。再次NECU方案:氨基-甲基亚硝基脲2mg/kg,静脉给药,每周1次,连用3周,接用5-Fu 10mg/kg,静脉给药,每周5次,
泼尼松龙每天0.6mg/kg,口服。可以重复几个疗程,也可多种
化疗药物联合使用。除静脉给药外,部分水溶性
化疗药物可直接鞘内注射,提高脑脊液药物浓度,常用
甲氨蝶呤或
阿糖胞苷鞘内注射,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先从颈内动脉或椎动脉注入高渗性物质如25%
甘露醇,暂时开放血-脑脊液屏障,再给予
化疗药物,可大幅度提高脑实质的药物浓度,尤其是水溶性药物,其脑实质浓度可提高5v40倍。
5.放、
化疗的顺序
淋巴瘤患者对放、
化疗均较敏感,但有作者认为,放、
化疗的治疗顺序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Ferreri等报道7例
淋巴瘤接受放、
化疗联合治疗,结果4例先放疗、后
化疗的病人中,3例分别存活34个月、42个月、45个月,第4例只存活11个月;另3例先
化疗再放疗,生存期均不超过15个月。Univariate也报道表明,先放疗后
化疗的病人比接受相反顺序治疗的病人生存期长。
6.推荐的治疗方案 有人对不同的治疗方案及生存时间做比较,发现单纯次全切除的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为5.5个月,次全切除加放疗为13.5个月,次全切除加
化疗为24个月,次全切除加放疗加
化疗为38个月。所以
淋巴瘤最佳治疗方案为手术、放疗、
化疗综合治疗。一旦确定诊断后,先行全脑放疗41v50Gy,随后病灶及
水肿区局部加量到60Gy左右,再联合用药全身
化疗或
甲氨蝶呤(MTX)鞘内
化疗。
7.复发后的治疗
淋巴瘤复发病人预后相当差,最常见病灶原位复发,也有颅内其他部位,甚至全身复发等。病程进展非常迅速,但如果积极治疗也能延长存活,可根据情况再行手术,术后配合放疗或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