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热病 ( tularaemia;rabbit fever )
别名: 兔热病;deer fly fever;deer-fly malady;Pahvant Valley fever;Pahvant Valley plague;rabbit fever;tularemia;鹿蝇热;土拉菌病;土拉伦斯菌病;野兔病;rabbit fever tularemia;大原病;土拉菌病、鹿蝇热
解释 收起

概述:是土拉弗杆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所致人兽共染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1907年Martin在美国发现患者,1911年由McCoy和Chapin在加利福尼亚州土拉县(Tular county)的黄鼠(Citellus beecheyi)中首次分离到病原体。1921年Francis命名为 土拉菌病( tularemia),1925年大原在日本亦发现本病,称— 大原病―,1928年前苏联发现患者。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也有分布。本病通常在兔形目和啮齿目中流行,人类多是通过接触或节肢动物为媒介而被 感染。全身各部位呈现局灶性化脓和肉芽肿炎性反应为其主要特征。临床表现有 发热、 淋巴结肿、 皮肤溃疡、眼结合膜充血和溃疡、呼吸道和消化道的 炎症以及毒血症等,可因型别不同而症状各异。
    兔热病(rabbit fever)又称土拉菌病或鹿蝇热,是一种由土拉热弗朗西杆菌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野兔、田鼠,经直接接触,或者昆虫叮咬以及消化道摄入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皮肤溃疡,眼结膜充血、溃疡,呼吸道和消化道炎症及毒血症等。抗菌治疗首选链霉素,链霉素过敏者可采用四环素类药物,合并脑膜炎者可选用氯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必要时亦可采用。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药品 展开
17 相关检查 展开
18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