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吸收迅速。绝对生物利用度约10%。每天口服本品250mg,于第1天和第10天,达峰时间分别为3.9和4.1h;达峰浓度分别为0.3和0.4mg/L,蛋白结合率为15%v30%,表现分布容积平均为800L。血浆半衰期平均为8h。与红霉素相比,本品均显示血浆药物浓度峰值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本品的终末消除半衰期为16v56h,本品从血清中缓慢消除与它的缓慢排泄有关。在所有动物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器中测出有高浓度的本品。大鼠一次静脉注射本品的14C标记物10mg/kg,4天后剂量的60%排泄于粪中,15%于尿中,约20%在体中检得。由于本品的这种蓄积作用,靶组织得到了比红霉素高的给药量。本品迅速分布于所有组织,组织峰值浓度在5v10h达到。一次给药24h后和多次给药后发现本品的组织浓度都在MIC以上。在每天1次口服0.25g和0.5g多次后,稳态组织浓度大于1δg/ml,而红霉素在给药后3v5h测得的组织浓度低,在24h,未测出有活性。本品和其主要代谢物在组织中具有相似活性;据认为本品在组织中是转变成代谢物,然后代谢物缓缓重分布于血浆。本品在对20名健康志愿者的研究中口服0.5g,每天4次,连续7天,药物在血清和唾液中的浓度较低,粪便中浓度较高。该化合物影响口腔和小肠的微生物群。本品在组织中有长时间的较高的浓度,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为1v4h,同时,其代谢产物有较高的浓度。地红霉素部分在肝脏中代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都通过细胞色素P450微粒体酶系统产生去甲基化作用。地红霉素的代谢产物具有相同的活性。本品主要由粪便与胆汁排泄,只有少量成分经尿液排泄。代谢物随着服用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本品在体内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