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大脑凸面
脑膜瘤一般都能手术完全切除,且效果较好。与
肿瘤附着的硬脑膜及受侵犯的颅骨亦应切除,以防复发。
对于CT或MRI显示
肿瘤周围有明显
水肿者,术前几天可给予皮质激素治疗,在开颅时给予20%
甘露醇1g/kg,15min内静滴完,对于减轻脑
水肿,降低颅内压是有帮助的。
手术时患者头部应稍高于身体水平线,使术中
出血减少。在使用装有头架的手术台上手术时,旋转头的位置时,勿使颈静脉受压。对颞部
肿瘤更应注意,防止静脉回流受阻,增高颅内压。切口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到充分暴露
肿瘤,保证皮瓣的血运,也还要注意病人的美观,使切口尽量隐蔽在发际内。头皮及骨瓣可一起考转,也可钻孔后取下骨片;如颅骨被
肿瘤侵犯并穿破,可咬除或用锉刀锉平被侵蚀部分;单纯内板受侵蚀,可将其煮沸30min,使瘤细胞被破坏。考开骨瓣是整个手术
出血最多的阶段,应立即采用电凝、缝扎或沿
肿瘤切开硬脑膜等方法止血。由于硬脑膜的
出血多来自脑膜中动脉,因此于硬脑膜中动脉近端缝扎是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可避免广泛的电灼硬脑膜致使其收缩,影响硬脑膜缝合。
肿瘤与硬脑膜的附着点如果较宽,可沿其四周切开;如附着点小,可采用马蹄形切口。应尽可能减少脑组织的外露。被
肿瘤侵蚀的硬脑膜可去除,用人工硬脑膜或筋膜修补。切除和暴露
肿瘤应交替进行。可用超声吸引器将瘤内逐渐吸空,然后再从瘤表面分离,以避免过度牵拉脑组织。有些软脑膜血管向
肿瘤供血,可在分离
肿瘤与瘤床之间电凝后剪断,并垫以棉条,直至
肿瘤从脑内分离开。
凸面
脑膜瘤术后恢复较平稳,但要注意血肿或脑
水肿的发生。术后病人迟迟不清醒、出现
癫痫大发作、清醒后再度
意识障碍以及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均应及时行脑CT扫描,排除术后血肿。病人术后在ICU或麻醉康复病房是最为理想的。对术前有
癫痫发作者,术后应保持血中抗
癫痫药的有效浓度并维持6v12h,通常给予
苯巴比妥肌注,直至病人清醒后改为口服抗
癫痫。有些作者认为,对大脑半球前和中1/3的
脑膜瘤术后应常规给予抗
癫痫药,预防
癫痫发作。应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大脑凸面
脑膜瘤,术后多不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的情况。如病人有肢体运动障碍,术后应被动活动肢体,防止
关节失用性僵直和深部静脉
血栓形成。为防止深部静脉
血栓形成,也可给病人穿弹力袜,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