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与其他
病毒性肝炎相同,应强调整体综合治疗,如高维生素、高蛋白营养、易消化的饮食,适当休息,生活规律,精神愉快,忌用损害
肝脏的药物等。
1.急性丙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的治疗基本上同甲型肝炎。由于急性丙型肝炎易转为慢性,因此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2.慢性丙型肝炎 在综合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清除肝炎病毒。儿童期的慢性丙型肝炎如得不到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必然在今后人生道路上因患
肝硬化或肝癌而陷于不幸。
(1)抗病毒治疗:
①
干扰素Ω:在目前还缺乏理想的能彻底清除肝炎病毒的药物的情况下,
干扰素Ω(IFN-Ω)的应用于已经使一部分慢性肝炎病情缓解,甚至痊愈。像对待其他传染病治疗一样,人们越来越重视病原学治疗研究。
干扰素Ω对病毒的复制,肝内
炎症和纤维化过程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用法参照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干扰素治疗:HCV基因组变异很大,宿主
感染HCV后很难产生持久的保护性免疫,急性丙型肝炎的自限性约为50%,HCV
感染后的慢性化几率高达40%v60%。文献报告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在组织中见到碎屑状坏死与桥接样坏死,则在平均50个月后约有50%发生
肝硬化。丙型肝炎
肝硬化后最终约1%将发生肝细胞肝癌(HCC),重症丙型肝炎的生存率约46.2%,所以抗病毒治疗是必需的。
市场上
干扰素Ω的品种,按其结构有IFN-Ω
1、IFN-Ω
2b、IFN-Ω
2a等,疗效相似,成人剂量每次300v500万U(3v5MU),儿童按10万U/kg计算,以不超过300万U/次(3MU/次)为宜。每周皮下注射3次,但为加强疗效,开始治疗的15v30天可1次/d,疗程6个月,必要时可重复1v2个疗程。
多数患儿用药过程中未见需中断治疗的不良反应,这提示儿童对上述剂量IFN疗法与成人一样有良好耐受性。
A.女性的疗效常较好。
B.有中度
炎症活动的慢性肝炎反优于较轻的慢性肝炎。ALT水平低和HBV DNA水平高等预示病人对IFN反应差。仅是HBV携带者而无ALT增高等
炎症活动时几无疗效。
C.ALT高者疗效常较好。
D.HBeAg及HBV DNA定量较低者疗效常较好。
E.直系家属有乙肝集聚者疗效较差。
F.纤维化程度(S)以不超过3期为好。也就是说,
干扰素Ω治疗应在肝炎进展的早期开始。
HBeAg阳性或阴性、HBV DNA阳性的代偿好的
肝硬化(Child A级)病人可用
肝硬化病人绝不能用
干扰素Ω。
干扰素Ω治疗期间不宜同时应用众多药物,一则影响疗效观察,二则可能带来意外的不良反应。
②
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为核苷类似物,在细胞内磷酸化成三磷酸
拉米夫定而发挥抑制反转录酶的作用,原用以治疗HIV
感染。通过抑制RNA依赖型,
DNA多聚酶(DNA反转录酶),
拉米夫定可有力地抑制HBV的复制。使用该药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已取得成功经验,应用于治疗儿童的慢性乙型肝炎已有少数报告。
拉米夫定的优点是服用方便,成人剂量是100mg,1次/d,小儿剂量按1v3mg/kg计算,也是1次/d,疗程6v12个月。
拉米夫定能诱导40%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出现HBeAg血清转换,口服6个月HBV DNA阴转率为88%v93%。并能取得ALT恢复正常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肝组织活检证实能显著抑制免疫介导的
肝脏
炎症反应,在Knodell HAI炎性评分中,中等和较重者评分下降更明显,降低纤维化的进展,疗效持久可达3年。如果疗程仅3个月,停药后6个月HBV DNA转阴者中84%的人又转阳性。与
干扰素不同,
拉米夫定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对
肝硬化、失代偿
肝硬化、HBV DNA前C区有突变的病人均可用
拉米夫定。另外,对不适于应用
干扰素Ω或应用后没有取得疗效的病人,也可考虑用
拉米夫定治疗。
拉米夫定副作用相对较少;缺点是1/3左右用药病人体内的HBV发生YMDD变异病毒株;长期用药后虽然能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但也有病情恶化的,轻者ALT升高,重则出现肝功能衰竭。
③
阿糖腺苷: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
阿糖腺苷ATP,能抑制DNA聚合酶及核苷酸还原酶,从而抑制病毒合成。
阿糖腺苷应用剂量为10v15mg/(kg·d),静脉滴注每次维持8h,1v2个月为一疗程。
④单磷酸
阿糖腺苷:机制同上。应用剂量为:前5天10mg/(kg·d),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第6v30天肌内注射5mg/(kg·d)。单磷酸
阿糖腺苷联合应用
胸腺肽(胸腺素)可提高疗效。
⑤
阿昔洛韦:在细胞中转变为三磷酸无环鸟苷,抑制病毒DNA聚合酶。
阿昔洛韦剂量为15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1v2个月。文献报告治疗慢性乙肝病人后,HBV DNA阴转率为44.4%,DNAP阴转率为62.5%,抗-HBc IgM阴转率为80.0%,前S
2抗原阴转率为30.0%,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40.0%。国内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