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 (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
解释 收起


    1.定义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侵犯中轴关节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肋椎关节、脊柱关节及周围组织,多以腰骶部不适为首发症状,晚期可因椎间盘纤维环钙化、骨性融合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形成脊柱强直。关节外表现如眼部、心脏、肺部病变多在病程中期或后期出现。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1)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形式一般较缓慢、隐匿,早期可有全身不适、厌食、低热、乏力、甚至消瘦、贫血等症状,但一般症状较轻,常易被忽视。少数病例可有长期低热和关节痛,酷似风湿热表现,此类病例多属年龄较轻者,且常伴明显体重减轻。
    (2)腰骶部疼痛:腰骶部不适或疼痛是本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发生于90%以上的患者。起病隐匿,常为隐痛,初期难以确切定位,疼痛可因咳嗽、喷嚏或其他牵扯腰背的动作而加重。有的患者症状较轻,仅仅感到腰部僵硬、肌肉酸痛或椎旁压痛,遇寒冷、潮湿时症状加重,容易与“风湿痛”和腰肌劳损相混淆。起初疼痛可为单侧或间歇性,以后逐渐进展为双侧或持续性,渐向上移行至腰部,并感局部僵硬。夜间疼痛影响睡眠,严重时可使患者在睡眠中痛醒,常需半夜起床稍加活动才能缓解症状继续入睡,为病情活动的指征之一。腰痛严重时患者腰部活动困难,尽量避免腰部弯曲旋转而使疼痛加重。本病腰痛休息不能缓解,活动反而能使症状改善,此为炎症性腰痛与机械性腰痛的鉴别要点之一。
    (3)中轴关节受累:表现为颈椎、胸椎、腰椎和肋椎关节不同程度的受累。早期为活动受限,晚期强直于非功能位时,可出现各种畸形,如胸腰椎后突驼背畸形,颈椎前屈畸形不能抬头平视。
    (4)周围关节病变:约半数AS患者有短暂的急性周围关节炎,约25%发生永久性周围关节损害。一般多发生于大关节,下肢多于上肢。据统计,周围关节受累率,髋和肩为40%,膝15%,踝10%,足和腕各5%,极少累及手。
    2.查体要点
    (1)脊柱压痛和叩击痛:多数表现为下背、下腰痛,受累的骶髂关节、胸腰椎棘突压痛、叩击痛,疼痛可放射至髂嵴或大腿后侧,椎旁肌肉痉挛,后期可有肌萎缩。
    (2)脊柱强直:脊柱关节活动对称受限,多数首先表现为腰部活动受阻。腰部前屈、后挺侧弯和转动均可受限。胸椎受累时,肋椎关节、胸骨柄体关节、胸锁关节及肋软骨问关节均会受累,最后呈驼背畸形。胸廓扩张受限,胸廓扩张度较正常人降低50%以上,因此,只能靠腹式呼吸辅助,由于胸、腹腔容量缩小,造成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严重者发展颈椎,整个脊柱强直,头部活动明显受限,头颈部常固定于前屈位,不能上仰、侧弯或转动,不能抬头平视,严重者仅能看到自己足尖前方的小块地面。
    测定脊柱活动度常用改良Schober试验,即在两髂后上棘连线的中点与其上10cm处一点相连作一垂直线,测量前屈时两点的延伸距离。正常人前屈时,此10cm距离可延伸至总长度16~22cm,重型AS患者只增加l~2cm。测量脊柱侧凸程度,可在腋中线平剑突处向下划一长20cm的直线,令患者脊柱向对侧弯曲,测量此线伸延后长度,正常人总长度为25~32cm,AS患者增加不到2~3cm。
    (3)周围关节强直:肩关节受累时关节活动受限较疼痛更明显,梳头、抬手等活动均受限。侵犯膝关节时则关节呈代偿性弯曲,使行走、坐立等日常活动更为困难,极少侵犯肘、腕和足部关节,侵犯手部关节者更为少见。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好发于青年男性,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As的发病和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发病倾向。肌腱附着点病、骶髂关节炎和“竹节状”脊柱为本病的特征。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辅助检查 展开
5 实验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8 预后评价 展开
9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0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11 最新进展 展开
12 预防 展开
13 诊断标准 展开
14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5 并发症 展开
16 诊断依据 展开
17 相关课件 展开
18 相关药品 展开
20 相关检查 展开
21 分型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