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原发
性早熟性
乳房肥大症是因患儿的体征因素,在青春期之前即已建立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分泌功能,提早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使垂体前叶分泌卵泡成熟激素及黄体生成激素。在其刺激下,卵巢滤泡提早发育,分泌雌激素,从而引起乳腺及生殖道的发育成熟。所以该类患儿可有正常发育和
正常分娩。
继发
性早熟性
乳房肥大症,由于各种疾病使内源性或外源性激素过早、过多地刺激了相应器官,以致第二性征和性器官发育。如中枢
神经系统器质病变直接刺激或破坏患儿抑制促性腺中枢的神经结构,以致下丘脑、垂体分泌功能提前。此类患儿因性腺未发育,虽有
乳房增大、阴道
出血,但无排卵和生育功能。
2.病理形态
(1)大体形态:乳腺明显肥大,质地柔软,
表皮无改变,有的于乳头下可见一盘状、质地柔软的硬结。
(2)组织形态学:镜检发现增大的
乳房多为脂肪细胞和纤维组织所组成,中间有少量的乳腺腺体。
【病因】
1.原发
性早熟性
乳房肥大症 亦称真
性早熟性
乳房肥大症或
体质性
性早熟
乳房肥大症。临床不能找到器质性病因,患者在青春期之前与正常性成熟一样已提早建立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分泌功能,研究发现此类患儿的性激素分泌常明显增多,如雌激素、雄激素及17-皮质酮的尿排出量,都达到正常成人的水平。而且该类患儿以后可有正常发育和
正常分娩而无其他异常发现,故又称为特发性
性早熟。Novak认为原发
性早熟性
乳房肥大症,可能比继发
性早熟性
乳房肥大症多见。Novak同时还报道了6例原发
性早熟性引起
乳房肥大的病例,经细微检查均未发现有卵巢、肾上腺和垂体
肿瘤或其他病变。
2.继发
性早熟性
乳房肥大症 因患儿的
乳房增大不是建立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分泌功能成熟提前的基础上,而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故又称假
性早熟性
乳房肥大症。其发生的原因和下列疾病有关。
(2)
肾上腺皮质增生或
肿瘤:肾上腺分泌的多种激素中,女性有雌激素和黄体酮。当肾上腺增生或
肿瘤时,这些激素的分泌会增多,可刺激女孩
乳房发育。
(3)原发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系原发性
甲状腺功能不全,而非垂体促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当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垂体在负反馈调节下,致促
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同时也引起促性腺激素和泌乳素也分泌增多,引起
性早熟。
(4)功能性
卵巢肿瘤:约占10%,以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瘤多见,卵巢
畸胎瘤次之,均可引起
性早熟。这些
肿瘤能分泌大量雌激素,使
乳房发育及出现阴道
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