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全身治疗:全身治疗尤其适宜同时患有
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的患者。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及药物,以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2)药物治疗:
甲状腺结核一经确诊,即可先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由于无法确信是否存在其他脏器的
结核病灶,无论何种类型的
甲状腺结核均应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关于治疗方案,目前仍提倡联合用药,即每天用
异烟肼0.3g,
利福平0.45g及
乙胺丁醇0.75g和
吡嗪酰胺250mg,顿服即可。维持2个月后,继续用
异烟肼、
利福平和
乙胺丁醇7v10个月。疗程较常规抗结核治疗要长,根据病情需要可延长至1年。治疗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并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药物和饮食,以改善全身状况。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干酪型和增生型
甲状腺结核,应在积极抗结核治疗及全身状况改善的前提下,酌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1)对干酪坏死形成寒性脓肿,脓肿较小者可穿刺抽除脓液,然后在脓腔中注入
链霉素;脓肿较大时,可行病灶清除或切开引流。
(2)对增生型
甲状腺结核,可行一侧
甲状腺叶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并同时切除峡部,以防出现
气管压迫。在术中不能除外
甲状腺癌时,应行结节的冰冻切片检查,然后调整手术方案,决定手术的切除范围。
(3)对有窦道形成,粘连不重,周围有结核改变而无手术禁忌证者,可行一侧病灶的大块切除。
(4)如有
甲状腺结核的周围器官受累时,如喉、
纵隔或颈部大血管受累时,不宜手术治疗。
术毕后,应反复冲洗切口,并置入
链霉素,常规放置引流。切口大多可以一期愈合,较少形成瘘管或窦道,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