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正常肾盂的位置在第1、2腰椎之间,左肾稍高于右肾,肾脏可随呼吸、体位改变上下移动,但其移动范围不超过1个椎体(2v4cm),超过上述范围即为肾下垂(nephroptosis)。少数患者肾蒂较长、腹肌薄弱,肾被腹膜包裹,肾脏在腹部广泛移动,此类又称游走肾(movable kidney,floating kidney)。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王国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描述为:"> 正常肾位置是肾门对着第1、2腰椎横突,右侧略低于左侧。立位时, 肾可下降2~5cm,约相当于一个椎体,超过此范围者,称为肾下垂(nephroptosis)。少数病人,肾被腹膜包裹而肾蒂松弛,能在腹部广范围移动,有的降到下腹部或骨盆内,有的跨过中线到对侧腹部,此类肾下垂又称游走肾(floating kidney)。
正常右肾门一般位于第
一、二腰椎之间,左肾门高出右侧约2cm。肾脏随呼吸上下活动,由平卧位改变为直立时,双侧肾脏下移2~4cm左右,大致为一个锥体高度。直立位时肾脏下移超过一个椎体者称为肾下垂。少数病人肾被腹膜包裹,肾蒂较长而松弛,可在腹部各方向自由活动,有的可降至下腹或盆腔,或越过中线到对侧腹部,称为游走肾。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的浅窝内,包被于Gerota筋膜和脂肪囊内,借脂肪囊、肾筋膜、肾蒂血管和腹内压力维系正常位置。如腹壁薄弱,肾周脂肪组织少,或分娩后腹压突然降低,易引起肾下垂。故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体形瘦长者常见。肾下垂多见于右侧,约占70%~80%。肾下垂可引起输尿管扭曲,造成肾积水、感染和结石形成。牵拉肾蒂血管或使之扭曲可引起肾脏淤血、缺血以及交感神经刺激的表现。
肾下垂(nephroptosis)指肾脏随呼吸活动所移动的位置超出正常范围,并由此引起泌尿系统与其他方面症状的病情而言。正常肾脏一般随着呼吸活动可有3cm之内的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