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retinal periphlebitis)是一种常见于健康青年男性的视网膜疾病,其特征为反复的双眼玻璃体出血,又称青年性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国外文献通常用Eales病(Eales,disease)这一名称。发病人群为20~30岁的男性,40岁以上和女性少见,年龄最小的为4岁,最大的可到67岁。病变多累及周边部视网膜静脉血管,少数见于后极部的视网膜静脉甚至动脉血管,双眼多先后发病,发病间隔时间多在1年内。本病印度、中东和我国多见,欧美少见。国内健康青年男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病率为0.8%±0.02%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调查发现结述核菌感染可能是Eales病的高危致病因素。研究还发现多个HLA等位基因与Eales病的发病有关。其他相关的病因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脓毒病灶、糖尿病、白塞病等。自然病程为3~5年,也有报道在6个月内自愈的。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自觉视力突然下降,严重时可至数指、手动甚至光感。部分病例发病前有先兆,表现为飞蚊症或视力的轻度下降,通常单眼发病,但另一眼多在一年内发病。
(二)眼部检查
眼前段检查常无异常发现。玻璃体积血程度不同可表现为玻璃体内有血丝、血块甚至玻璃体内全是积血。如玻璃体内积血不多,应散瞳后彻底检查双眼眼底,推荐使用视网膜镜、间接眼底镜或三面镜。病变大多位于周边部,常见表现为小静脉的异常。小静脉不同程度扩张、充血、迂曲,管径不规则,可有串珠样改变,典型表现为小静脉旁有白鞘形成,伴行的动脉有时也可见白鞘。病变静脉周围视网膜有点状、片状或不规则的视网膜出血,沿静脉周围视网膜可见黄白色的渗出,视网膜水肿增厚。早期病变多侵及小静脉,随病程进展受累小静脉增多,并逐渐波及大静脉,如受累血管靠近黄斑,可造成黄斑水肿、渗出。也有大静脉甚至动脉早期即受累的。病变消退后,视网膜水肿出血吸收,病灶区可残留不规则黄白色斑可伴有色素改变,血管白鞘不易消退。多次反复后可在同一区域见到新旧病变的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受累静脉的阻塞或闭塞萎缩白线化,产生相应区域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并随后出现扇形的新生血管生长、机化膜、玻璃体视网膜牵拉和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最后发展为视网膜脱离,也有产生虹膜红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部分病例可有并发性白内障。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retinal periphlebitis)又名Eales病,是导致青年人视力丧失的重要视网膜血管病。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retinal periphlebitis)称青年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又名Eales病。多见于20~30岁男性。两眼多在一年内先后发病,且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