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前发表在Front Cardiovasc Med杂志上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与华法林相比,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可降低心房颤动(AF)患者的新发糖尿病风险。使用抗凝剂是预防AF患者卒中、栓塞和心血管死亡的既定策略,但其在预防AF患者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Xuyang Liu等人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1年12月的相关文献,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共对2项评估DOACs和糖尿病发病相关性研究的临床数据进行荟萃分析。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和逆方差法对风险比(HRs)和95%置信区间(CI)进行调整。...
近日,发表在J Am Heart Assoc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约半数发生卒中的房颤(AF)患者接受了不当剂量的口服抗凝剂(OAC)治疗;与标准剂量的维生素K拮抗剂(VKA)相比,VKA剂量不足与更严重的卒中程度和更高的死亡率相关;与标准剂量的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相比,在调整后的风险回归模型中,剂量不足或过量均与更差的临床预后无关。尽管接受OAC治疗,每年仍有1%到2%的AF患者发生卒中。DOAC治疗已成为AF患者脑卒中预防的标准治疗方法,但传统的VKA治疗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与未接受OAC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OAC治疗的患者卒中复发风险更高。明确不当剂量和标准剂量的OAC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助于优化AF患者的卒中预防,并降低卒中风险。为此,在这项丹麦全国队列研究中,Naja E Vinding等人调查了使用OAC治疗的AF患者的临床特征、卒中严重程度、长期预后以及卒中入院时给药方案的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