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机制为在体内转化为取代异烟酸,干扰细菌DNA脱氢酶的活性,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或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所需的分枝菌酸的合成。本品为烟酸的衍生物,对结核杆菌具抑制作用,MIC为0.6v2.6δg/ml,抑制结核杆菌的活性不及异烟肼,作用仅为异烟肼的1/5v1/10,对复发性结核性脑膜炎、渗出性及浸润性干酪样病变疗效较好;对麻风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牛型结核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也有抑制活性。本品毒性较大,单用易产生耐药性且发展极快,与异烟肼、吡嗪酰胺无交叉耐药性,但与氨硫脲、丙硫异烟胺有交叉耐药性。
口服易吸收,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为2v3h,在各内脏器官和体液(包括脑脊液)中有广泛分布,血液和组织中血药浓度相仿。血浆半衰期为2v4h,药物在体内几乎全部代谢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物,经肾由尿液中排出,尿液中仅有1%为原形药物。
1 不宜与链霉菌合用,因其可加重对前庭的毒性作用。 2 不宜与氨基比林、氯霉素等同时使用,以防增加造血系统毒性。 3 与乙硫异烟胺或丙硫异烟胺有单向交叉耐药性,即耐本药者对乙硫异烟胺或丙硫异烟胺仍敏感,而耐乙硫异烟胺或丙硫异烟胺时则对本药不再敏感。 4 与异烟肼合用,可防止耐异烟肼菌的发生。 5 加用小量硫酸铜能增加疗效。
孕妇和12岁以下儿童禁用。
1.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胃部不适等,多于治疗后2v3周发生,患者多难以忍受,大剂量时发生率约50%。有20%v30%患者肝功能受影响,可见黄疸、AST或ALT升高。 2.偶见多发性神经炎、精神兴奋或抑郁、抽搐、头痛、月经紊乱、男性乳房肿大、甲状腺肿大、脱发、痤疮、关节痛、皮疹、紫癜、口腔炎症等反应。少数患者有糙皮症状。
1 服药后有恶心、呕吐、呕吐时,可同时使用止吐药物。2 少数患者有糙皮病症状、精神抑郁、视力紊乱和头痛、末梢神经炎、经期紊乱、男子乳房女性化、脱发、关节痛、皮疹、痤疮等。3 20%~30%病人可对肝功能有影响,引起氨基转移酶升高,并可发生黄疸,故每月应测肝功能一次。4 孕妇和12岁以下儿童禁用。5 大剂量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口服: 1.用于结核病,成人每天0.5v0.8g,一次顿服或分3次服用(以一次服用效果为佳),必要时也可从小剂量每天0.3g开始;儿童每天10v20mg/kg,分3次给予。 2.用于瘤型麻风,成人每天0.375g,连续3个月,同时加服氨苯砜每天100mg,无限期服用,对氨苯砜耐药者可服用利福平每天600mg,无限期服用。 3.用于艾滋病并发鸟分枝杆菌播散性感染,成人每次0.25g,每天2v4次,连续24个月,同时加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和氯洗齐明。
合并其他抗结核药应用可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为二线抗结核药,由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仅用于一线抗结核药无效的复治者,对复发性结核性脑膜炎和化学治疗失败者有较好的效果。对麻风病可改善症状。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疣状皮肤结核 |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髋关节结核 |老年人肺结核病 |疣状皮肤结核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关节炎 |楚尔盖分枝杆菌感染 |子宫内膜结核 |脑结核瘤 |麻风 |瘰疬性皮肤结核病 |肠结核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 |妊娠合并肺结核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