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妊娠合并甲亢的处理
(1)孕前:因甲亢对胎儿有一系列不良影响,如确诊甲亢,应待病情稳定1v3年后怀孕为妥,用药(抗
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期间,不应怀孕,应采取避孕措施。
(2)孕期处理
①甲亢孕妇应在高危门诊检查与随访,注意胎儿宫内生长速度,积极控制妊高征。
②妊娠期可以耐受轻度甲亢,故病情轻者,一般不用抗
甲状腺药物治疗,因抗
甲状腺药物能透过胎盘影响胎儿
甲状腺功能。但病情重者,仍应继续用抗
甲状腺药物治疗。在妊娠中、后期抗
甲状腺药物剂量不宜过大,一般以维持母血TT
4水平不超过正常上限的1.4倍为度,可有轻度甲亢。>1.4倍正常上限时才用抗
甲状腺药物。抗
甲状腺药物中,
丙硫氧嘧啶不但可阻断
甲状腺激素合成,且阻断T
4在周围组织中转化成发挥效能的T
3,使血清T
3水平迅速下降。常用
丙硫氧嘧啶150v300mg/d,或
甲巯咪唑(他巴唑)15v30mg/d,甲亢控制后逐渐减量。在预产期前2v3周不用药,或使用控制甲亢的最小有效量。
丙硫氧嘧啶用量每天保持在200mg以下,
甲巯咪唑在20mg以下,胎儿发生
甲状腺肿的可能性极小。对于在应用抗
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是否加用
甲状腺素的问题有争议,因
甲状腺素不易通过胎盘,使用后反而加大抗
甲状腺药物的剂量,但联合应用能消除由于抗
甲状腺药物引起的
甲状腺功能减退和预防胎儿由于抗
甲状腺药物的影响发生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
甲状腺肿大。
③由于抗
甲状腺药物能迅速通过胎盘影响胎儿
甲状腺功能,有主张在抗
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行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取得良好效果,但目前一般意见认为妊娠期应避免
甲状腺切除术,因妊娠期甲亢手术难度较大,术后母体易合并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
喉返神经损伤,并且手术易引起流产和
早产。
④?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心得安)的应用:剂量10v20mg,3次/d。
普萘洛尔对甲亢孕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能缓解由于过多的
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全身症状。
普萘洛尔作用较快,效果较好,适用于甲亢危象和施行紧急
甲状腺手术的快速准备。但?受体阻滞剂在早期
心力衰竭或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中会促使急性
心力衰竭,在
全身麻醉下会引起严重低
血压,长期应用
普萘洛尔可使子宫
肌肉张力增高,导致胎盘发育不良以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故在妊娠期甲亢中不宜作为首选药物。
⑤产科处理:妊娠合并甲亢,治疗得当,妊娠能达足月,经阴道分娩和得到活婴。甲亢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妊娠合并重度甲亢,
早产和围生儿的死亡率较高,并有
胎儿生长受限的可能,故孕期要加强对甲亢的观察和控制,定期随访胎儿胎盘功能和防止
早产。
⑥产褥期处理:产后甲亢有复发倾向,产后宜加大抗
甲状腺药物剂量。关于产后哺乳问题,虽抗
甲状腺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甲状腺功能,但应结合产妇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服用抗
甲状腺药物的剂量来考虑是否哺乳。
⑦
甲状腺危象的处理:妊娠期甲亢未控制而停止抗
甲状腺药物治疗,行产科手术、产后
感染和产后流血会诱发
甲状腺危象,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高热、频脉、
心力衰竭、失神、
昏迷。治疗应给以大量抗
甲状腺药物,如
丙硫氧嘧啶或
甲硫氧嘧啶,每次100v200mg,每6小时1次口服;
甲巯咪唑或
卡比马唑(甲亢平)10v20mg,每6小时1次口服。神志不清不能口服者,可经鼻饲管注入。口服
复方碘溶液,每天30滴左右。
普萘洛尔20v40mg,每4v6小时1次口服,或0.5v1mg静脉注射,应用时注意心脏功能。利舍平(
利血平)1v2mg,肌内注射,每6小时1次。
氢化可的松每天200v400mg静脉滴注;并予以广谱抗生素、吸氧、冷敷及镇静解热剂,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
心力衰竭。
母体TSH、T
4与T
3很难通过胎盘屏障,但长效
甲状腺刺激物(LATS)很容易通过胎盘屏障,因此患甲亢母亲的婴儿有可能发生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亢进,这些新生儿可以出现明显的眼球突出和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体征,脐血测定T
4和TSH浓度可估计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新生儿甲亢可在出生后立即出现,或1周后才出现。新生儿甲亢的治疗,包括
甲巯咪唑每天0.5v1mg/kg,或
丙硫氧嘧啶每天5v10mg/kg,分次服用,并加用
复方碘溶液,每次1滴,3次/d;有
心力衰竭者应用
洋地黄,激动者应用镇静剂。
妊娠期母亲服用过抗
甲状腺药物者,新生儿有可能出现暂时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加以注意。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指征为:
(1)药物治疗失败或因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者。
(3)
甲状腺肿大局部有压迫症状(喉返神经,
气管)。
实际上妊娠期须施行
甲状腺部分切除者很少,如需手术最好在妊娠中期进行,术前应给予碘剂7v10天。手术并发症与非孕期同,可有
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v2%)。早孕时手术治疗流产发生率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