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时的缺氧和高度
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威胁,发病急、病情重,需要刻不容缓地进行急救。其治疗原则是迅速纠正缺氧及代谢紊乱;降低升高的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增加左室心搏量和消除患者的焦虑;去除诱发因素,治疗原发病,且这些措施必须同时施行。
1.体位 允许患者采取最舒适的体位,通常为端坐位,两腿下垂,可使静脉回流减少,肺血容量降低约25%,还可改善肺活量。
2.氧疗 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存在严重缺氧,故积极纠正缺氧,阻断恶性循环是治疗的首要环节。一旦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要立即给予
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状态。
(1)鼻导管吸氧:是最常用的给氧方法,适用于轻中度缺氧者。一般需较高的氧流量4v6L/min,需加用除泡剂。因严重肺
水肿患者的肺泡支
气管内含有大量液体,当液体表面张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受气流冲击可形成大量泡沫,泡沫妨碍通气和气体交换,能加重缺氧。所以可于吸氧的湿化器内加入50%的
酒精以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使之破裂变为液体而易咳出,减轻呼吸道阻力,改善通气与换气。还可用
二甲硅油消泡气雾剂雾化吸入,连续40v60次,一般5min起效,15v30min作用最大,必要时可反复使用。
(2)面罩吸氧:普通面罩给氧时,吸入
氧气浓度与鼻导管法相似。此种方法可提高
氧气浓度,多适用于昏睡的患者,但有的患者在神志清醒时不能接受
气管插管,可给予面罩吸氧。
(3)加压给氧:适用于神志不清的患者。如采用Venturi面罩加压给氧,则能提高吸入氧的浓度达95%以上。并可依据PaO
2高低而使用不同浓度的氧。严重肺
水肿患者经面罩连续正压给氧能在早期改善患者因缺氧所致的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减少
气管内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例数,但此法患者常有不适,仅限于较短时间内应用。
(4)机械正压呼吸给氧:神志不清的患者,经上述方法给氧后PaO
2<8.0kPa(60mmHg)时,应行
气管插管或
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开始应用间歇正压呼吸给氧。能增加肺泡内压力,从而阻止和对抗肺毛细血管的液体渗出;能使胸腔内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前负荷;有助于吸入高浓度氧,改善通气与氧的弥散,提高血氧浓度;减轻呼吸肌做功,减少组织耗氧量;总之可改善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提高血氧浓度,达到纠正缺氧的目的,一般吸气正压在1.5kPa(15cmH
2O)若仍无效,可改用呼气末正压呼吸给氧。主要是提高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或小
气管的异常闭塞,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纠正缺氧。一般选用正压在2.9kPa(30cmH
2O)以下。在应用呼吸机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氧及
二氧化碳分压,pH值与
血压,及时调整给氧量,氧浓度及压力。
(5)膜肺:近年来国内已开始应用薄膜氧合器(即膜肺)治疗急性肺
水肿,据报道,部分用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应用本法可获成功。近年来也有采用高频通气抢救急性肺
水肿取得了较好疗效,此法可增加心输出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供氧方法。
3.药物治疗
(1)
吗啡:
吗啡是治疗急性左心衰肺
水肿的最有效的药物。其主要机制:
①通过抑制中枢交感神经,
反射性降低周围血管张力,扩张周围容量血管,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肺循环压力,从而降低了过高的左房压及左室舒张末压,使心脏前负荷减低;同时还扩张动脉,减轻后负荷,有利于改善心功能;
②镇静作用,可减轻或消除焦虑和烦躁,降低机体
氧耗量,其镇痛作用对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有利;
③抑制呼吸和肺
反射,从而减轻患者的呼吸窘迫,减少呼吸肌做功,使耗氧量下降。直接松弛支
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往往存在外周血管收缩情况,皮下或肌内注射后,吸收情况无法预测,现多主张静脉给药。3v5mg/次静脉缓慢注射,必要时间隔15min重复1次,共2v3次;耉年人急性肺
水肿时,可将
吗啡溶于生理盐水10ml内,先静推2v3mg,20min后酌情重复比较安全。
吗啡主要副作用是低
血压及呼吸抑制。伴有神志不清、
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内
出血、低
血压
休克者禁用;年耉、体弱者慎用。如伴有心动过缓,可与
阿托品合用以增加心率,扩张支
气管及减少恶心、呕吐等;耉年人
前列腺增生者,注射后易引起尿路梗阻及尿潴留;
吗啡注射过快,过多可致呼吸抑制及
血压下降,应备有
吗啡拮抗剂??
烯丙吗啡或钠洛酮。无
吗啡或不能耐受者可用
哌替啶(度冷丁)50v100mg肌内注射。
(2)快速利尿剂:可选用高效利尿剂。如
呋塞米(速尿)不仅可以利尿,而且在发挥利尿作用之前可通过扩张周围静脉增加
肾血流量,减少回心血量,迅速降低肺毛细血管压和左心室充盈压,并改善缓解症状。静注5min内开始利尿,30v60min达高峰,作用持续约2h。一般用量:
呋塞米(速尿)20v80mg静脉注射。但要注意,对于慢性充血性心衰,心脏明显增大及血容量增加患者引起的急性肺
水肿,即?型肺
水肿,用快速利尿剂后,疗效迅速而显著。而对于心脏无明显扩大及血容量无明显增加的?型肺
水肿,如急性
心肌梗死所致急性肺
水肿,应用快速利尿剂虽然暂时有效,但也可以引起低
血压、
休克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已有血容量不足或联合应用血管扩张剂的耉年人,更应谨慎应用此药。必要亦可与
多巴胺合用。伴有低血容量或低
血压
休克或PCWP<2v2.4kPa(15v18mmHg)者禁用。另外,在利尿过程中,应注意补钾,除常用的
氯化钾外,还可静脉滴注或口服
门冬氨酸钾镁,最主要的是在于钾、镁离子兼补,有助于防止
心律失常。
(3)血管扩张剂: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血管扩张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室需氧量,改善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从而使急性左心衰竭得以缓解。
硝酸甘油:主要扩张静脉,减轻心脏前负荷。较大剂量时可同时降低后负荷。同时还有扩冠,改善心肌供血,增加
肾脏对利尿剂的反应,特别适用于严重
呼吸困难,PCWP显著升高而心排出量与
血压正常或接近正常者。一般舌下含服
硝酸甘油0.6v1.2mg,2min起效,8min时作用最强,持续作用约15v30min。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舌下含服大剂量
硝酸甘油对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是确定的。每次2v2.4mg,每隔5min给药1次,连续5v7次为1疗程。如疗效不佳,在
血压无明显下降时,可连续重复1v2个疗程。此方法起效迅速,使用方便。临床上静脉滴注
硝酸甘油比较常见。由于它的药效学个体差异很大,一般耉年人急性左心衰竭时先以10µg/min开始,在
血压监测下逐渐增加剂量,每5分钟递增5v10µg/min直至急性左心衰竭症状缓解或收缩压降至12.0v13.3kPa(90v100mmHg)或达到最大剂量200µg/min为止。病情稳定后逐步减量至停用,突然中止静滴可能引起症状反跳。
酚妥拉明:为Ω-受体阻滞药,以阻滞动脉为主,主要降低后负荷。同时还有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释放心肌尚存的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静点一般从0.1mg/min开始,5min内显效,因此每隔5min逐渐增加剂量,最大不超过2mg/min,通常0.3mg/min即可取得较明显的心功能改善。紧急情况应用时,可用5v10mg溶于5%之糖液20v40ml内缓慢静注,再继以静点。应用时密切观察
血压,保持收缩压不低于13.3kPa(100mmHg)。主要副作用是低
血压和致心动过速,近年来已很少采用。